靈感是作家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如果沒有靈感,任何創作都會黯然失色。
通常blogger們會在開始博客創作之后六個月迎來一個轉折點,但很多博客作者在這之前就灰心喪氣了。 原因是什么呢?
主要在于,到后來很多作者都不知道該寫些什么——這樣寫作就成了一件麻煩事,而當你確實這么認為時,你可能就會停止博客創作了。下面我們介紹十種可以讓你擁有更多創作靈感、更高寫作效率的方法。
1. 多看書,少瀏覽博客
我們喜歡博客,因為它易于吸收和消化,在網絡中我們來去自如,幾分鐘就足夠我們看完一篇博客文章。 同時人類具有進行互動的天性,而博客恰巧具有即時評論和交流的功能。 書籍中包含很多很多博客圈中還沒有涉及的創意和理念,我保證,如果你用一個周末讀完一本書,接下來的幾周里你都不用擔心沒什么可寫的了。 看書的時候記得做些筆記,和自己“互動”。不要只依賴于Google閱讀器,書本同樣是我們的好朋友。
2. 邊聽音樂邊寫作
音樂是靈感的最主要來源之一,不過記得要選擇“合適”的音樂。有些音樂會讓你大腦暫時性麻痹,有些則讓你感覺自己仿佛即將繪出傳世巨作的米開朗基羅。 而享受著現代科技的我們,大多數已經沒有了從頭到尾聽完一張專輯的興趣了。
不要只是買下某個歌手的專輯,要學會從頭到尾聽完專輯里的每一首歌。 專輯中的歌曲,通常都是按照一定順序排列的, 它們或訴說著一個故事,或描繪了某種情景,這不正是我們要在博客中達到的效果么?
3. 讓自己處身良師益友之中
我向來不喜歡選擇某一個人作為自己的向導。 相反,我更傾向于讓自己生活在很多個我仰慕敬佩的人當中,他們間接地成為我的“導師”,鼓勵并激發我成為最完善的自我,同時他們給我以挑戰和質疑,使我能夠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是非常有道理的。 因此如果我們身邊都是一些可以給人以靈感的人,那么我們也會比之前擁有更多的靈感。
4. 推掉給你帶來負面情緒的人的交往
當你身邊圍繞著能給人以積極情緒的良師益友時,還要記得避免和給人帶來負面情緒的人交往,這些人總是不切實際地幻想,對任何事情都持否定或懷疑態度,甚至要把你降到和他們相同的水準。 你當然沒有必要和這樣的人相處。
消除生活中的消極情緒,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讓自己更加愉快,更有充實感。
5. 嘗試新的傳播媒介
實踐出真知。
嘗試接觸博客、社交網絡以及所有你能想象到的媒介,盡最大能力開發自己的潛力。 作為一名寫作者,我們有敘述的天賦,所以我們要嘗試用新的方法來敘述自己的故事, 像是利用視頻、電子書或者開始自己的教育旅行,然后又有話題可寫啦。
學會從學習中收獲并成長。
6. 閱讀非自己領域的博客
假設你的博客主要關注社交媒介,你是不是也只訪問這方面的博客呢? 千萬不要這樣,這會使你的思想處于麻痹狀態。 及時了解同領域內其它博客的動態當然是必要的,但也要記得抽出時間來關注一些其它方面的信息。
有些博客可能和你的話題完全無關,但是在了解其中傳達的信息后,你會獲得一些靈感也說不定。 最好的作者通常能夠捕捉到不同話題的共同點并展開討論,從而進一步擴大讀者范圍。
7. 融入新環境
我不知道你的情況怎樣,總之我自己是不喜歡坐在家里寫作的。 每當我坐在咖啡屋舒適的椅子上,或者躲在圖書館的角落里塞上耳機時,總會靈思泉涌。
當你有機會走出起居室去咖啡館逛逛時,不妨試上一試。
8. 不要盲從潮流
之前提到“人類有互動的天性”,同樣的,人類也習慣于隨大流,不是嗎? 但是我要提醒你,關注主流雖然也是必要的,但開創潮流才是王道。
準確的預見性能夠讓你搶占先機,收獲碩果。
9. 不要低估“心無雜念”的力量
好吧,我承認我在前面說謊了。 我之前提到的第五條的確是個不錯的主意,但就我個人而言,還是接下來要說的這個最符合我的習慣。
目前Facebook、Google Reader、電子郵件、即時通訊工具等分散注意力的工具是五花八門,而每當我需要徹底集中精力搞創作時,我會盡量做到心無雜念。 就像此刻寫這篇文章時,我正坐在一個沒有聯網的湖邊小屋里。 當你驅除心中的其它念頭,和自己的寫作融為一體時,那種感覺和成就都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
隔一陣子選擇一天斷開和外界的聯系,享受屬于自己的個人時間。
10. 保持耐心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巨作也不是一晚上就能趕出來的。 Blogger們剛開始時可能雄心勃勃,但如果成功的路沒有立即在他們面前出現,有人就開始灰心了。 無論如何,一個擁有高質量文章的成功博客總是需要一定的發展時間的,但只要你有寫作的激情與耐心,接下來的事情就不難辦了。 嘗試創新,學會分享,成功就在眼前。
原文:10 Pathways to Inspired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