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Press 3.0五大新特征是WordPress為了邁向一個成功的內容管理系統努力的印證。之前,我們向大家介紹過WordPress3.0的新功能,自定義發布內容的類型,這篇文章將繼續給大家講一下WordPress3.0另一個比較突出的新功能,自定義分類法。什么是自定義分類法函數,它的實用性表現在哪里?究竟該如何使用?請看下面的教程:
分類法函數顧名思義就是使用不同的方法來對事物進行分類的函數。大家都知道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對某種事物的分類就會大相徑庭,本教程將以臺式電腦為例,依據下面完全不同的標準來分其結果就不一樣:
WordPress2.3之前的版本只有一個最為普通的分類法函數, 叫做文章的“類別(Category)”。這個對于博客來說也還算過得去,因為你可以創建一個頂層分類“臺式電腦”,一個子分類“RAM,”它同樣也可以有子子分類:“小于1 GB,” “1 GB,” “2 GB到4GB,” 等等。“臺式電腦”下也可以創建一個叫做“操作系統的”第二個子分類,它下面的子子分類為“Windows XP,” “Mac OS,” “Red Hat,” “Ubuntu,”等等。
當某種系統允許你將分類進行再次分為各種子分類,我們稱之為層級結構。在WordPress2.3之前的系統里,你所能做到最好的就是創建一個龐大的分類層級,其中最高層代表最大的分類組。
WordPress2.3又增加了一種分類法,叫做標簽,之前的分類通常都是事先想好了,具體到網站上內容的分類,而標簽顯得更加自由,可以說是一種即興分類內容的方法。
舉個例子,在寫一篇關于某個臺式電腦的文章時,標簽允許制作輸入一個或多個關鍵詞,如“游戲” 、“tivo功能” 、“嘈雜風扇”等等。像這些關鍵詞可能并不適合于運用于整個網站內容的分類中,但是對某篇文章來說卻是提供了另一種分類。網站訪客以后就可以非常輕松找到所有標記為“tivo功能”的文章。不過,標簽的自由性卻無法幫助我們創建一個固定的依據如操作系統、CPU類型值而做出的分類系統。因為標簽是一維的,不容許任何層級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