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幾年來工作中遇到很多人,也屢次見識了人的多面性,至今給我印象最深的教材就是來北京的第1個老板――馮姐,從她身上我看到人性正常(談不上仁慈)與虛偽(談不上詭詐)。此人絕對不是人品比較好的(有時乃至談不上好,離"實在"更是差很遠),也絕對不是最虛偽(詭詐都談不上,生意人的小聰明而已),之所以用“終極教材”來稱呼是由于例子都實在太典型了。順便說1句,以上特點都是環境結合自己固有人性造就的。
性格特點
之條件過1點兒,此人1997年36歲(2015年應當是54歲),之前在天津房管站后來下了崗――先到深圳,后來回天津,再以后到了北京。此人(1)做事很是干凈爽利,(2)多年打拼養成了很敏銳的商業嗅覺,(3)沒見她吃過虧(估計之前吃過,我沒見到而已),由于是小買賣起家,生意上錙銖必較,(4)是個外場人――意思是很會來事兒,面子上讓他人感覺挺好,其實……
下面講幾個例子
100萬的故事
如果讓我講1個被老板快速忽悠的例子,我會講下面這個。1天馮姐突然很真誠地問我:“大志,你說咱有100萬應當怎樣花?”我那會兒周日畢業(1997年),很興奮地講了1堆書的理論,甚么多進貨,擴大再生產,投入廣告啥的。接下來的問題是:“大志,你說咱怎樣賺到這100萬……”
準確識人、用人策略
馮在HR方面的特點就是看人準,用的也到位,你看重甚么她就可以給你甚么,從充分的尊重,到以后發財的許諾(姐還沒發呢,但可以給你個許諾,這個不犯法)。公司3個人比較典型。
第1個是,趙胖子就是之前文章中到的趙工――趙工程師,說是工程師會的就是裝機器+裝系統(Dos6.22是COPY就成了,Win32也差不了太多)+能插上網線讓PC能上網。別看活兒可能不出發點眼兒,但是當年在中關村想干,公司就是需要有這么1個角色。馮姐雖然自己全會,但是還是放手讓胖子來――又省力,又省神。
具說趙沒上過甚么學,1直在天津鞍山西道晃悠,自己學了1些技術,在天津時是披肩發(這是個男的,我見到他時已是偏分頭型了),誰也不服那種。
1個很偶然的機會,去馮姐當時在天津打工的公司面試,被馮看中收入麾下,后來自己干也1直帶著此人――技術。
趙工是在人前的稱號,馮在私下場合叫他“趙胖子、趙大姑娘”,不知道讀者您是不是注意到,這都是帶有侮辱或輕視性的叫法。具我后來分析,她這樣的目的不過就是在人前給趙很大面子,私下里讓趙明白1點――慫貨,你丫離了我就是1坨屎,老實點兒!
事實也是這樣,我查了下網上信息,這兩人去年還在合作。
第2個人,李叔,叫叔此人其實很年輕。他也是馮在天津公司的手下,后來馮姐在天津打工的公司決定在北京中海市場租個柜臺,讓馮和李兩個人負責。再后來,馮自己干李也隨著1起。李叔此人老實,沒甚么大野心,固然也沒甚么本事。馮后來生意做大了,就把他放在了中海繼續看柜臺,再以后李叔就自己干了。之所以提,是由于馮每次提“鄉下人”時說的就是他,也是帶有輕視性的。
第3個人是董工,北京人,這個工是搬運工加庫管的意思。人也是很實在,肯干,每次裝貨都是第1個上,最后1個下。董之前在別的公司干的不是很痛快,后來到了馮姐這里――讓你心理上痛快是很容易的,每天夸就好了,但想要多兒工資――別想了。后來,由于1件小事兒(好像是丟了1萬塊兒錢,當時我已不在馮的公司了),馮在背后1直懷疑是董干的(我也是聽說哈),董1氣之下去了對門的公司。呃……也是有個性的人。
其余人說到后面再提。
兜里有線別想走
20世紀末,中關村總有1些身上帶著錢為學校或機關采購電腦的人,1般情況下會把中關村溜遍,最后選1家(多半是隨機,未必是最好)買電腦。這類情況到京東出現后完全被改變了,只要方法正確不再會有人被騙了。
俗語有“京油子,衛嘴子”之說,后者的意思就是天津衛人很能說。馮姐是這方面的典范。但凡兜里有錢,只要進了門兒,只要馮姐在,您就別打算出去了。我見過她用5分鐘弄定1個貧困學校30臺機器大單的,見過她用幾句話把另外一個奸商騙的買了質量很差的批量顯示器――這些顯示器是給某小學用的――不用擔心,這類人是不會有心理負擔的。騙子都會認為是被騙的人自己傻,而不是自己無恥。
能做到這樣除東西便宜(你有他人也會有,進價差不了太多)再有就是馮對人心理的掌控很到位,我肯定她沒看過這方面的書,應當就是練出來的。
想結賬,吼吼
提到能說,還有個故事。馮以極低的價格進了100臺顯示器,我記得很清楚是夜里2點多貨才全部卸完,顯示器都是熱的,由于剛從生產線上下來。拿這批貨的條件就是――現結,1手錢1手貨。由于當天太晚,所以供應商決定第2天上午再來收,反正也就幾個小時。結果是1個月以后才拿到錢。您可能奇怪了,為啥?不是說好現結嗎?答案就是馮姐太能說了,每次來結賬的人都感覺自己不是個東西――馮姐贍養這么多人,干這么個小公司太不容易了,現在手頭緊啊!過兩天再來吧!
1來2去傻子就看明白了,這個供應商跟公司做過1次生意以后,停止了相干產品的保修,不再跟馮合作了。沒事,中關村供應商多的是,下次姐用“現金”再買別家的。
應當說中關村當時畸形的市場環境造就了這么1批人。
“姐給你指條明路”
我跟過很多老板,大部份都是白手起家。他們的有兩個共同特點(1)不管嘴上怎樣說,沒打算真跟甚么員工共患難――我給你發工次,你去受難好了(2)就是沒有同情心――老板說受窮的時候,你在干甚么呢?所以我沒必要同情你,也不打算在任什么時候候幫你,除非是我需要。嚴格說來,這根本就不是甚么錯,老板這類動物就應當這樣。
馮姐是我見過心里這么想,表面上絕對讓你看不出來的那種人。我很早就意想到這個問題,后來還是不能不試了1次,結果沒有讓我失望――她誰也不幫。
意想到她這個特點是通過1件事,中關村有很多天津人,其中1個跟馮是認識的人就叫W吧,馮之前每次見她都會說:“有事兒來找姐啊!沒問題,我能幫的1定幫!”這話也能信,足見后者智商有限。W后來想自己開個公司需要借個執照租柜臺,真的來找馮姐,說出我們都是天津人之類的話,馮1句就打發了:“姐的照也是借的啊!姐太難了!姐不能再往外借了。”
您有空漸漸想法,這里其中完全沒有邏輯。
1999年時,我由于想在北京辦個暫住證(這個制度現在已取消了)需要公司開個證明,找了1遍認識的人,到馮這兒也試了1個,馮的答復是:“姐給你指條明路,直接去辦就好了,拿嘴對付1下就過去了……”
如果我沒記錯,這是我最后1次跟此人打交道。
最后說點兒好的吧
馮此人還是有可取的地方的,就是能吃苦。
李叔給我講過1個故事,開始在中海租柜臺時,每天凌晨馮姐(那時她孩子還小)都座火車從天津到北京,然后晚上再從天津坐回北京,當時光在火車上就用去2個小時,北京站到中關村需要坐1號線到木樨地,再坐302小吧到中關村。就這樣堅持了3個月,換他人早垮了,馮硬是挺下來。“每當馮姐出現在商場拐角處時,我心里有踏實了……”李叔是給我這么講的,他那時住北京。
之條件到卸貨2點結束那次,第2天我大概8點45到的(平時是8點半上班)。馮姐馬上跟我談了:“大志,您看看趙胖子、李叔、董工,他們也是昨天2點1塊撤的,今天8點就到了。這個時候就更不應當晚到。頭天卸完貨,第2天有事兒啊!”
此次談話算是我職場初期幾次重要課程之1,從此以后,即便第1天晚上加班到3點,第2天我越會比平時到的更早,也更早開始工作。
其實,在馮姐這家公司從前到后也就干了4個多月,但是很多事情還是能記得清楚,講得出來,估計是由于第1份進入社會的工作吧。
慎選人生第1份工作,由于這會決定你以后的路。
相干鏈接
為啥還要寫呢?――北漂18年敘言
老爸陪我去面試――北漂18年(3)
人性多面性的終極教材――北漂18年(4)
?
上一篇 《代碼整潔之道》讀書筆記
下一篇 如何在u-boot中添加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