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9大企業級技術發展趨勢
來源:程序員人生 發布時間:2014-12-12 09:01:47 閱讀次數:3176次
原作者: Eric Knorr
原文鏈接:http://www.infoworld.com/article/2851469/cloud-computing/9-enterprise-tech-trends-for⑵015-and-beyond.html

企業級技術正在急速發展,以下是2015年將會產生重要影響的9大趨勢。
瘋狂的事情在于,站在今天向前看,你會發當今年許多大熱的技術在去年幾近聞所未聞。這些技術還會繼續火熱下去嗎?我打賭會,變化的腳步比平常前進的更快了。
這些新鮮的事物滿足了我不重復自己的苛求。我去年提到的大多數技術發展趨勢現在已看起來略顯過時了 ―― JavaScript的成功,新的安全辨認技術,內存存儲,開發者在企業中的突起等等。辭舊迎新的鐘聲正在敲響!
[編程藝術正在迅速變化。我們幫助你了解編程技術中有哪些熱門,又有哪些變得不再熱門,并且深層次的剖析那些改變開發者工作的技術。請關注InfoWorld的利用程序開發簡報中app dev的熱門話題。]
1. 公有云的成功。今年,IaaS與PaaS的合并使得在公有云上構建、測試和部署利用變得更容易。所有主要的公有云現在在1些整合趨勢中同時提供兩種方案,而AWS(Amazon Web Services)現在則提供多種PaaS的選擇。
與此同時,由于巨大的開消和企業自己部署和保護全部棧的復雜程度非常高,私有云已發展停滯了。云創新是企業級技術所在,所以我不能不在想能有哪一個公司能跟得上現今技術發展的速度。監管困難且開消難以下降,為何不直接轉向公有云呢?歸根結柢,還是需要讓公有云服務提供商站在新技術的高處,而不是普通企業。固然,遷移服務需要花費時間,但是像GE這樣的公司已公然宣稱將賭注都壓在了公有云上面。
2. 容器的狂熱。Docker,這個星球上最熱門的開源項目能夠幫助你封裝利用程序以使其運行在內置于Linux內核的容器中。你可能要問這有甚么大不了的?由于這意味著真實的利用可移植性 ―― 使用輕量級封裝而不是重量級的虛擬機。與此同時,Docker所屬公司正在和Microsoft1起合作開發基于Windows系統的Docker容器。大多數人認為Docker會用于將app從開發環境遷移至測試和產品化環節,但是我相信Docker也將會將app產品化進程遷移到云端。
把單個封裝的app在容器之間遷移是容易的,但是對多個牽涉到不同容器的app組來講就變得困難起來。這也是Docker生態系統的所在:Docker管理和業務流程工具幫助你聚合和遷移觸及多種組件并運行在多種容器中的app組。頂級項目包括Kubernetes, Mesos和StackEngine;Google云平臺和亞馬遜AWS于上月添加了他們自己的容器管理系統。
3. 微服務(Microservices)架構。在現今的Web和移動利用開發進程中,開發者偏向于基于服務去構建利用程序,而不是從車輪造起。1般情況下,這些服務稱之為微服務 ―― 單用處,API可訪問的利用變成了構建大型利用的基石。而Docker提供的封裝和部署利用的便利方法又加速了微服務的發展。
如果你回想起10年前SOA流行的那個年代,微系統架構可能聽起來非常耳熟。二者主要的區分在于,微系統架構是以開發者的視角來看待服務,而不是以企業架構的視角,因此服務的粒度更精細。同時,服務之間的通訊更簡單,JSON替換了XML,REST替換了SOAP,而且重型的中間件也已不再用了。
4. 液態計算。InfoWorld履行主編Galen Gruman造了“液態計算”這個詞,用于描寫個人裝備之間建立起來的臨時網絡,通過該網絡你可以把手機狀態保存并同步到筆記本、平板電腦和臺式機上。舉個例子,如果你在開會并且在你的平板電腦上修改了1個PPT, 當你回到辦公室后,你會發現剛才修改的PPT正顯示在臺式機屏幕的正中間。這類功能已實現在OS X Yosemite和iOS 8系統中的Handoff功能中,但是Microsoft和Google正在為他們自己的裝備生態系統制定類似的開發計劃,3星最近也宣布他們自己的實現版本。
5. 多云(Multicloud)管理。云正在成為大且復雜的平臺。你在某個平臺上構建了越多工作,你就越依賴這個平臺上的特有功能 ―― 就公有云來講,你就越將自己鎖定在了1個他人所具有并運營的平臺上。很少有大公司愿意把所有雞蛋放在1個籃子里,這也是多云管理出現的緣由。
用于對多種云平臺進行部署的工具才出現不久,和贏得了愈來愈多的關注。CliQr,1個專注于多云管理的創業公司,取得了Google的風險投資,宣稱能夠動態決定哪一個云應當運行多大負載。但是其他許多公司特別是RightScale,能夠幫助你在多個云上管理和優化資源和開消。
6. 終端安全創新。只要系統始終存在漏洞,或總是有未經培訓的用戶意外下載歹意軟件,企業安全就會1直保持著極度危險的狀態。雖然如此,我今年還是對幾個新的安全解決方案印象深入。首先,Tanium,利用了創新的搜索技術在企業中輪詢終端。Tanium能夠對成百上千個終端獲得到幾近實時的視圖以檢測異常,并且肯定哪些軟件缺少最新的補釘,然后將其都顯示在匯總界面中。
在移動領域也出現了1些有趣的解決方案,不單單是指紋辨認。1些藍牙低功耗近距傳感方案幫助你將手機用作1個安全密鑰或基于近距傳感認證方式和1個移動裝備配對。最近以來,Android 5.0 Lollipop引入了“可信任地點”的概念,當你處在1個你認為安全的地方比如家里或辦公室里時,系統可通過判斷地理位置來去除輸入密碼的環節。便捷是1個重要的因素,由于這會提高用戶實踐優秀安全方案的可能性。
7. 機器學習。這是人工智能的1個新稱謂。1方面,不要過分許諾短時間內機器學習的能力,這是很重要的。另外一方面,有必要弄清楚大數據的含義,開源項目諸如Mahout和Spark/MLlib正在讓其變得更輕松。就像James Kobielus今年初提到的,機器學習是無處不在的,我們通常認為它存在于大數據利用中。IBM正在通過開放Watson API來讓這類想法成為主流,同時像Andreessen投資的Adatao這樣的初創公司正在用今天充裕的計算性能來復興神經網絡算法。
8. “開發運營”(devops)的回歸?!伴_發”和“運營”的整合讓敏捷開發成為現實,同時也確切提高了運營效力。“開發運營”的理念最早出現在5年前,而現在通過利用生命周期管理,自動化測試工具,
數據庫虛擬化,發布自動化,配置管理,利用性能監控,PaaS,和其他相干技術,使得這個理念又重新煥發了新的生命。
在1些領域里,“開發運營”被認為是1種讓開發者在利用運營進程中延續為其負責的方式,但是這其實不足以概括?!伴_發運營”更應當理解為配置開發和測試環境最現代化和最有效的方法,而這必須為滿足現今大多數更多更好的利用的全球業務的需要。
9. 網絡交換機的終結。不,我們不會在2015年就看到網絡交換機的消失。但是虛擬網絡裝備,SDN(軟件定義網絡),和
服務器充裕的計算性能正在致使對數據中心網絡的重新思考。將網絡縮減為“
服務器之間的連線”這個長時間的愿景正在變得愈來愈現實。
Cumulux Linux讓網絡控制面板成了產業標準硬件配置,包括
服務器流程化工具,保證了線速網絡操作。今年InfoBlox發布了最新OpenFlow項目,稱之為LINCX,表現出完全的軟件可編程網絡的潛伏能力。與此同時,NFV(網絡功能虛擬化)――利用
服務器虛擬化和數據中心流程化以實現將傳輸負載均衡,防火墻,WAN加速,和其他網絡功能變成1個服務――已成為服務提供商和云平臺提供商例如OpenStack的強烈渴望。
結語:
開源的勢在必行
有1條線?貫穿于這9個趨勢當中:那就是開源正在引領著技術發展的道路。它成了初創公司取得關注的機會,作為用戶――主要是公司里的開發人員――實驗新技術,提供反饋,并終究將其利用于產品當中。以此同時,其他開發者會看甚么東西熱門,然后圍繞1個核心項目構建生態系統,例如在Docker,Hadoop,OpenStack上就是這樣。
開源開發的簡單模式――協作,自我組織,分發――乃至已開始對企業利用的開發產生影響。這類趨勢展開還是需要幾年,雖然1些公司現在正在實踐這類方式。
隨著時期的發展,很明顯IT開消會從購買保護硬件軟件轉變成購買云服務――同時也包括對開發人員和開發工具的投資。通過創造大量高質量利用來讓商業產生差異化優勢,成為企業級技術最重要的使命。那些采取最好的流程和技術以實現目標的公司將會成功。
生活不易,碼農辛苦
如果您覺得本網站對您的學習有所幫助,可以手機掃描二維碼進行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