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是必定的。記得10幾年前在北漂,某互聯網大神問我:“從前是干嗎的?”
我當時剛從1個小軟件公司裸辭來到北京,大腦充滿了“軟件能解救未來”的思想,那時的很多人認為互聯網就是在網戀、欺騙、看電影的代名詞,所以在那時要說某些人對互聯網有感覺,那說明未來他成為大神是有緣由的(如馬云)
“做軟件是死路1條“,這是大神聽完我的介紹后給我的結論。諒解我斷章取義了,其實大神的意思是”他的公司做軟件是死路1條“。
由于事實上在我國,如果有人脈、背景和好爸爸,走電子政務這條路死不了,反而發(fā)家致富很輕松,不用靠養(yǎng)豬。
10幾年后,我有了自己的小公司,做了大約4年軟件業(yè)務,想轉型,由于我感覺互聯網才是我的興趣所在,大家諒解我是1個憑興趣就可以隨意更改我的業(yè)務方向的人。緣由很簡單,自己會那末點技術,就是那末任性。因此,作為我們IT人,不管到哪技術是根本,不要放棄,但是不要學死、死學,活學活用,你也能這么任性。
頭幾天和卞工在網上聊天,這廝由于家里拆了1套房子瞬間變成土豪,同時瞬間失去繼續(xù)在鍵盤眼前碼代碼的理由。"明年轉型做電商“,我告知卞工。
“為何“,卞工不解。
”已積累了1定的基礎“,這是我的實話
”哦“,卞工回。我發(fā)現只有有錢人材有”資歷“回話如此的簡單
”做軟件不挺好?“,卞工勸我不要這么早走上不歸路。
“最少不用跪舔”。我回。
這里我用了1個網絡用語,說實話這階段我團隊做了幾個軟件單子,除有1定的利潤,最大的心得是現在的客戶愈來愈不好服侍,如果要用1個詞來形容他們,那只能用“跪舔”才能形容部份客戶的難服侍程度。
如果要我來總結,做電商玩的是心理、玩的是戰(zhàn)術、玩的是理念、玩的是服務。做軟件?除公共開源軟件(說到底它最后還是電商,賣的是服務),大部份客戶的需求你只有靠“跪舔”才能滿足,才能給你驗收,才能給你打款。(不要告知我你不是這樣想的,除非你自己就是甲方)
卞工表示非常支持我得想法。
“不過做電商也不簡單,頭幾天和1個買家相互問候了父母”,卞工提示我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我:“呵呵”。程序員就是這么任性,尊嚴高于1切。
寫此文,算是心得。有好幾個網友在微信上咨詢我很類似的問題,有3個offer
1、軟件公司。電子政務方向
2、電商公司。初創(chuàng)企業(yè),已有1定用戶基礎
3、公務員
我對此的總結是:
1、在我國,軟件沒有國外好做。企業(yè)軟件不建議初出茅廬的新手嘗試,學不到太多東西。電子政務?其實拼的就是“跪舔”,無尊嚴。
2、電商或互聯網。本文推薦,如果你有自己的理想,無妨試1試。能學到的東西很多,視野開闊的很多。(固然,那些欺騙類的互聯網公司不要去)
3、公務員?如果“上頭”沒有人罩著你,請疏忽此機會,靠自己是不可能打拼出來的。
本文言語很鋒利,可能會引發(fā)不適,請謹慎瀏覽
――――――――――――――――
如果您覺得本網站對您的學習有所幫助,可以手機掃描二維碼進行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