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 裝 Ubuntu 雙系統,不需要U盤
來源:程序員人生 發布時間:2015-02-10 08:18:11 閱讀次數:4775次
本文測試安裝的是32位的ubuntu⑴4.10-desktop-i386.iso 系統。
準備:
Ubuntu系統ISO文件。官網或學校的鏡像源可下。
UltraISO 軟件。 Google 搜1下,可用試用版就行。主要用于從ISO文件里提取文件。(有可打開ISO文件的軟件,此軟件也可不用。)
EasyBCD 軟件。 Google 1下。
Step 1. 計算機右鍵,管理,磁盤管理,通過緊縮卷等方法得到要分給 Ubuntu系統的分區。或原來你就有某個盤用于裝 Ubuntu。 將該卷刪除。
Step 2. 打開EasyBCD,添加新條目,NeoGrub,安裝。然后點擊,配置。在出現的menu.lst最后輸入1下內容:
title
Install Ubuntu
root (hd0,0)
kernel (hd0,0)/vmlinuz
boot=casper iso-scan/filename=/ubuntu⑴4.10-desktop-i386.iso ro
quiet splash locale=zh_CN.UTF⑻
initrd (hd0,0)/initrd.lz
其中,紅色的是你要安裝的系統ISO文件名稱。綠色的,對有的電腦第1個盤符不是C盤的需要修改。查看C盤是否是hd(0,0),可以在win7的磁盤管理中查看,不要看上面的列表,看下面以方塊狀顯示的地方,從左往右數,以0開始,數到C盤是幾就是幾喲。
Step 3. 打開ISO文件,將casper文件下的initrd.lz和vmlinuz拷到C盤根目錄,和將.disk文件夾拷到C盤根目錄。
Step
4. 重啟。選擇 NeoGrub。注意:如果在Step 2里輸入的內容有誤,比如多了幾個空格,可能就會出現以下黑色框里的毛病。用以上內容直接復制后,編輯下應當不會有錯。
Step
5. 進入后,按Ctrl +Alt+T打開終端,輸入代碼:sudo umout -l /isodevice,取消對光盤所在驅動器的掛載。中間的-l是小寫的L。可多履行幾次,后面可能提示未掛載了。
Step
6. 下面便可默許安裝。在安裝類型,選其他類型,這樣可以創建、調劑分區。這里可能在對空閑盤創建幾個分區后變成不可用,根據我的測試是,應當把主分區放到最后分就能夠了。
Step
7. 找到有“空閑”2字的塊,我們要做的就是:在這個空閑的空間里給ubuntu劃分分區,我習慣上是這么劃分的:引導分區“/boot”200M足夠了,系統分區“/”裝系統和軟件20GB夠用了,交換分區“swap”類似windows的虛擬內存,1般不大于物理內存就行,我分的是1024M。個人文件分區“/home”你想多大就多大,類似windows的“我的文檔”。
Step
8. 點選“空閑“的分區,選擇下邊的”+“,在彈出窗口中,上邊填寫分區空間大小,選擇類型,除“/”是主分區,其他都是邏輯分區。下邊填寫要掛載的分區,然后肯定。”/“分區,”/home“分區都是這模樣創建,而swap分區要在”用于“那里選擇”交換分區“
分區共4個,具體步驟:
1) 新分區的類型:選擇“主分區”,
新建分區容量:輸入分配的大小,以MB 為單位
新分區的位置:按默許選“起始”
用于:后面選擇新分區使用的文件系統,使用默許“Ext4 日志文件系統”
掛載點:選擇“/”。大小10~15G(可以根據個人而異)
2)創建交換空間
再選擇空閑空間,點“添加”按鈕。
新分區的類型:選擇“邏輯分區”
新建分區容量:輸入交換空間分配的大小,以MB 為單位
新分區的位置:按默許選“起始”
用于:后面選擇“交換空間”
交換空間不用選擇掛載點,所以掛載點為灰色不可選
筆者建議交換分區1024M
3)創建“/home”分區
繼續選擇空閑空間,點“添加”按鈕。
新分區的類型:邏輯分區
新建分區容量:剩余的空間
新分區的位置:起始
用于:選擇” Ext4 日志文件系統”
掛載點:/home。
點“肯定”按鈕。
筆者在此分區12G(這個主要寄存個人文檔)
4)創建“/boot”分區
繼續選擇空閑空間,點“添加”按鈕。
新分區的類型:邏輯分區
新建分區容量:200M 新分區的位置:起始
用于:選擇” Ext4 日志文件系統”
掛載點:/boot。
點“肯定”按鈕。
由于我們安裝是在Win7下安裝,要的是雙系統,所以要創建/boot 分區,
否則這1項可以省略.
注意:/分區就是linux系統的文件系統分區,類似windows 的系統盤,如c 盤;swap 為交換分區,1般為內存兩倍;/boot 為引導分區200M足夠;/home為個人文檔分區
(重要提示;在采取u盤安裝ubuntu分區時,所有磁盤1定要全部設置成邏輯分區,包括根目錄/分區,否則將沒法繼續分區,這是本人親身經歷的教訓,切記。其實正真的緣由:在windows系統中再安裝Ubuntu系統,主分區已被windows系統占用(最多只有4個主分區),如在window系統中超過1個主分區,則在創建Ubuntu系統時,沒法都設置為4個(/,swap,/home,/boot)主分區,因此都設置為主分區時沒法繼續分區,建議都設置為邏輯分區。)
Step 9. 把分區設置好了,下邊這步很關鍵!!!
首先在上邊看你創建的”/boot“分區的編號是甚么,比如我的是sda6 (你的可能不是sda6,多是sda5,sda7等等,取決于你的/boot分區編號),那末在下邊的”安裝啟動引導區的裝備“下拉選項框選擇”sda6“,如果這步疏忽了,你就用了ubuntu系統來引導windows了。
Step 10. 點擊安裝,后面或默許或自己應當會了。。系統開始安裝。。。
Step 11. 如果選擇的是win7引導ubuntu的方式,安裝完成后啟動電腦,在啟動引導菜單中是看沒有ubuntu的引導菜單的。先不管,直接進入win7。
Step 12. 運行EasyBCD,“添加新條目”->“Linux/BCD”。類型選擇
Grub2,名稱可自定,驅動器選擇/boot所在的分區。點擊“添加條目”便可。
Step 13. 重啟電腦便可發現剛添加的ubuntu啟動引導。(完)
附:
17. 如果是ubuntu啟動引導win7,默許啟動的系統是ubuntu。此時可記下win7啟動引導所在的位置(從上往下計數,以0開始)。
18. 進入ubuntu系統,我們來編輯/etc/default/grub這個文件,以使默許啟動為win7。打開終端(Ctrl+Alt+T),輸入sudo vim /etc/default/grub 。找到以下位置:
GRUB_DEFAULT=0
#GRUB_HIDDEN_TIMEOUT=0
GRUB_HIDDEN_TIMEOUT_QUIET=true
GRUB_TIMEOUT=10
GRUB_DISTRIBUTOR=`lsb_release-i -s 2> /dev/null || echo Debian`
GRUB_CMDLINE_LINUX_DEFAULT="quietsplash"
GRUB_CMDLINE_LINUX=""
注:GRUB_DEFAULT即為指定默許的啟動,現把其值設置成我們之前記下的值便可。
GRUB_TIMEOUT為啟動引導菜單等待選擇的時間(單位:秒),可自行修改。
保存后履行以下指令:
sudo update-grub
19. 重啟后默許即為啟動win7了。
本文內容結合網上資源和自己實踐遇到的問題綜合而來。主要是記錄給自己。詳細或想看步驟截圖可參考以下資料:
0.http://blog.csdn.net/lvanneo/article/details/16885121
主要可參考該文,較詳細。但其中編輯menu.lst那個地方作者給出的內容有誤,多是多了空格。
1.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4⑴0/108430.htm
該篇文章主要是安裝的最新的Ubuntu⑴4.10
2.http://blog.csdn.net/jueblog/article/details/16972635
該篇文章在Ubuntu分區那塊兒可參考。
感謝以上3位作者。
生活不易,碼農辛苦
如果您覺得本網站對您的學習有所幫助,可以手機掃描二維碼進行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