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教育類網站如何快速盈利
來源:程序員人生 發布時間:2014-04-02 17:25:02 閱讀次數:3179次
首先聲明,我并沒有設身處地的做過任何一個教育類網站,但是卻也并不會妨礙到這篇文章對于教育類站點的指導性知識,因為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本人在武漢做了兩年的教育類工作,從最基礎的成教自考,到火熱的四六級培訓,到公務員考研,以及相對比較高端的出國留學均有涉及,所以可以結合我這兩年的教育培訓經驗,給正在做教育類網站的朋友一點小小的啟發。
其實教育類網站也分很多種類,有線上培訓的,有資料下載的,有信息服務的,有學生論壇的,而這些類型我周圍都基本有朋友涉及,所以種類雖多,但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盈利能力相對較差,用戶商業轉換能力不足。
其實想到做學生網站的人,一般都會有幾點理由,這同我們在做教育類市場的時候做的市場分析非常一致: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培養學習的傳統,而現在更有一句口號是“再窮不能窮教育”,我們國家現在人才培養和社會構成的機構也決定了考試是普通人進入更高階層的必經之路,而近幾年的大學擴招,使得大學生數量成倍增加,市場決定需求,有這么大的用戶基數,如果從事教育領域,想不賺錢都難。
前段時間寫過一篇文章,分析到學生群體,尤其是大學生群體的特點就談到,大家一窩蜂的看到了學生群體的優勢,但是沒有看到學生群體相對經濟能力不足,消費欲望不強爆的當屬北大青鳥了,但是北大青鳥的網站上將線上培訓基本放在邊緣地帶,為什么連IT培訓機構都這樣不重視線上教育培訓呢?主要是因為線上培訓永遠沒有線下培訓的真實感及效果。
中國人做培訓,講究的是面對面的教學,武漢各大高校在05年開始試運行了一種叫“網絡課堂”的新型課程設置,就是將電視機和攝像機放到名師的課堂上,在線錄制轉播,自考的學生可以在大教室里享受到和正規本科生一樣的師資及學習內容,這樣的方法既可以節約老師成本,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但是這樣的模式實施了一段時間就完全沒有了下文,有些學校專門成立的網絡學院,后來還是請來了大量的老師進行面對面的授課指導,主要原因就是沒有面對面交流的學習,在中國人看來是不完整的學習過程,中國教育追求的是師生之間的一種式的導出,一種教學的感覺,其實再舉一個例子:現在電子書泛濫的今天,原來美國雜志就曾經預言電子書會代替紙質書籍,但現在還是有大量的讀書者去新華書店購買紙質書籍,為什么到了21世紀,紙質書籍雜志還是具有電子書完全無法比擬的效果,我在豆瓣上看到有人留言說:因為我很享受翻閱紙張帶來的快感。
所以在線培訓類的網站,如果想有所突破,我個人建議是將在線培訓資料印成紙質教材進行出售,并且在考試之前集合線下課程進行收費,你線上收個幾百塊覺得很了不起了,我原來做過一個培訓,就三天共20個小時的課程,收費是2200元,教材是下載的,老師是請來的,結果招了將近200名學生,這就是線下培訓的優勢。
而對于信息資料站而言,最能夠快速盈利的就是所謂的學生兼職服務,其余的服務并不是說不賺錢,而是見效太慢,只有提供學生兼職服務,才能夠真正的和學生實際需求結合起來,現在社會上的兼職服務機構的利潤很高,基本上沒有成本,而推薦學生去做兼職,有的服務機構還可以從商家處再拿一道錢,所以收益是相當高的。
但是學生兼職類網站盈利也并不容易,首先最好要在本市有固定營業地點,單憑網絡郵件通知:XX到XX地點去報名,這根本就行不通,網站只能作為一個信息載體,告訴學生本站有這么些職位,可以雙方自由選擇,但是交錢和面試都要在線下完成。
目前而言學生兼職類網站也不是好做,主要一個制約點就是在于沒有那么多職位供學生選擇,說道這里可能有些人會說:怎么可能,現在商家都好缺人,而且我可以搞來多少多少職位。
兼職職位的多少都不重要,就算你能拉來一萬個工作機會,你找不到合適的工人一樣滿足不了市場,學生兼職有個很大的弊端,就是持續性太差,往往剛開始豪情萬丈,做了1~2個月就辭職不干了,很多小門面需要幫工,但是至少能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但學生群體很少有能做到的。
原來我做教育培訓,最怕請學生做兼職,今天做了,明天再打電話找他來發宣傳,結果要么不接電話,要么說太苦了不想做,久而久之還不如雇傭在學校周邊幫著發傳單的農民工,不但態度好,干活賣力,而且隨叫隨到。
如果僅僅想做下流量,賺點廣告費的話,那么就選擇三個方面:論文站,英語四六級資料下載站以及考研資料站,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除了這三個方面外都不關心,你要做個游戲站倒是還靠譜一點。
做這三個類型,就要注意網站流量和時間的關系,一般這些站到了考試或者畢業臨近的時候會有較大流量提升,平時就是個半死不活的狀態,也不能完全怪學生們不學習,誰叫現在大學太多誘惑呢。
不過如果覺得賺廣告費賺得不夠爽,我倒是可以根據自己做教育培訓的經歷告訴admin5站長網的各位一個賺錢的方法,就是走偏門。
什么意思呢?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賣答案,就是利用耳機在考試的時候做答案的傳遞,這樣的方法官方叫作弊。
雖然這樣的方法我非常的不齒,但是很遺憾的是,現在考研族群里有大量的人利用該方法作弊,有很大一部分還上了相當好的學校。
那么肯定有人會問:國家不是有相應的反屏蔽設備么,而且現在的老師也有一定的經驗,看到神色不對的學生請他過來檢查一番,就可以杜絕作弊的發生了。
反屏蔽設備只能屏蔽一定波段的設備,但是如果使用的大功率的發送設備,反屏蔽設備也沒有辦法完全進行干擾,而且現在的學生也不是傻子,作弊的人往往比沒作弊的還鎮定。
說了這么多,偏門的方法就是利用網站和作弊的上家,就是賣耳機和答案的人勾結在一起,利用網站吸引用戶關注,然后進行答案買賣。
據我真實統計,一個三本院校四六級買答案的比例是在50%以上,四級答案是400~600每位/每次,那么考一次四級,大概盈利在5萬左右,耳機的成本不高,一年賣答案賺個十幾萬都是小打小鬧了。
我是堅決反對這樣的行為,而且網站很容易被網警查封,所以不建議有責任心的站長采取這樣的賺錢模式,這篇文章寫出來,只是起到一個揭露行業信息的作用,不過說實話,就我接觸了這幾年的教育培訓行業來說,中國的教育領域真的是非常的黑,我還不算了解核心信息,都感覺高校,培訓行業,以及打著名師招牌的老師們,已經形成了一個體系嚴密的經濟鏈,而任人宰割的就是可憐的學生和家長們。
打個比方,今天是8月14日,有心人可以去所在城市的一類高校門口站著觀察下,就會發現很多帶著高校工作證,但年齡不大的年輕人站在學校門口,往往手上還有歡迎新生和報道的指示牌,這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因為現在高校成教自考的招生黃金期,已經來了。
每個高校都不會只有一個成教自考,往往有2~3個,每個都由獨立個人進行經營,很多人一定覺得搞自考很難吧,其實不然,現在的學校宿舍,師資都是可以對外租賃的,只要宣傳的當,招個幾百人問題不大,利潤一般是在40%以上,成教自考搞一年不賺100萬簡直對不起自己的這層關系。
而各地的招生代表們,就依靠自己的忽悠技術,將全國各地的低分考生們源源不斷的送到各個高校的成教自考報名點,那么這就進入了我要提到的最重要的教育類網站的贏利點:考生資源。
只要你的用戶大部分是考生及家長,你的網站就是非常有商業價值的,但是為什么不能盈利,不是因為方向不對,而是你根本就沒找到方向,如果能夠將某一個考生準確的送到成教自考的招生點,你的提成是以千元來計。
不僅僅是自考招生,市面上很多培訓機構都需要生源,就拿留學行業來說,一個學生要去英國,中介費用大概是12000元,還不包括手續費,公證費等費用,那么成本是多少呢?就是人工成本,但是招一個學生是需要宣傳的,宣傳成本非常高,要成功說服學生選擇本中介機構,現場講座的效果最高,如果是做現場講座,那么講座成本就分為三部分:講座地點租賃費,廣告宣傳費,講座期間資料成本費。
成本中占大頭的,就是廣告宣傳費,因為只要學生看著廣告能來咨詢,成功率就相當高,但是主要是:怎么來!拿本地銷量最高的報紙來講,登個教育專版大概要幾千元一次,而且還是很小的豆腐塊,每次廣告等出去之后一般有5~8個電話就已經是效果很好了,那么大家自己算算一個學生招收進來,是否要近千元的成本。
我曾經聽一個同行說過:哪怕我花100元買一個學生手機號都行,都比我自己到外面發傳單,等廣告要節省得多,做教育類網站的朋友們你們自己想一想,每天幾百幾千的用戶通過各種手段訪問你的網站,除了無意間點擊了幾次GG廣告給你帶來微薄收益外,你還能夠做些什么呢?
所以教育類的網站盈利模式相當多,我今天的文章只是站在曾經做過教育培訓人的立場上,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大家也可以結合當地教育培訓市場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營銷。
生活不易,碼農辛苦
如果您覺得本網站對您的學習有所幫助,可以手機掃描二維碼進行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