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學院分析 2008年11月初,當一家名為“吃得安逸網”公司的老板做出決定,在比特網上開設企業博客時,他并沒有意識到這個決定會給自己的網站帶來全新的變化。但就在他將自己的一篇文章登載到企業博客后,當天該文章的瀏覽量便超過了1萬人次,這效果著實讓他感到既驚訝又興奮。
其實,類似這樣的故事在比特網早已不是新聞。作為國內互聯網行業首家推出“企業博客”這一全新產品的比特網,如今儼然已經成為了這個領域的發祥地。很多初次嘗到甜頭的中小站長們紛紛發帖交流心得,而那些對于市場嗅覺更為靈敏的世界500強企業,則早已經把比特網開發的企業博客當作公司宣傳推廣的重要平臺。與此同時,我們似乎不難發現一股新的潛流在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尤其是那些互聯網企業的CEO們。
有多少個人博客已死去?
7月5日,“博客已經過時了”互聯網的知名博主麥田發出了第一聲吶喊。緊隨其后的便是無情的佐證。中國博客最早的理論派、號稱“中國博客之父”的方興東先生,傳出了公司破產的消息,之后傳聞更是被細節化:裁員95%,隨之而來的便是一系列員工堵門討薪的負面新聞。博客真的已經死去?博客又是從何而來?
關于博客進入中國的開端,似乎有很多版本。有人稱當年的“文化憤青”方興東先生被時任微軟中國總裁的唐駿先生一語點醒。“美國剛出現一個叫做Blog的東西,值得你研究研究”;也有人說是2005年,新浪借助企業的力量將博客推到了中國網民的面前。而這些,顯然都不重要,因為在人人都開博的今天,有多少個人博客已經布滿蛛網,落滿了灰塵。捫心自問,你的博客有多長時間沒有更新了?
有報道稱,中國互聯網使用者的數量將在2008年末有望達到2.44億人,但中文博客的增長速度,并沒有實現同步。其中,最具有說服力的指標無疑是博客的更新率,雖然目前國內尚未有具體的數據,但據行業專家估計,整個中國個人博客更新率應該低于15%。
美國網絡營銷和交流方面的專家、《企業博客》一書的作者德比·韋爾認為:開了博客然后又置之不理,無論是出于沒有時間或缺少靈感的緣故。“這等于成了跛子。”韋爾說,“要定期寫,哪怕只有寥寥幾行。在博客界,超過兩三周不寫,就等于這個博客不存在。”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博客僵尸。即便在那些極少數因博客而成名和名人博客的群體中,博客已然蛻變成為個人作秀的窗口,更是口水仗的舞臺。
中國網民對于博客的態度變化,正在悄悄影響著整個互聯網格局的發展動向。因此,博客過時的論調似乎倒也反映了清醒者的無奈和悲涼。
我們必須要承認,有無數個人博客已經死去。但博客的價值顯然需要換個角度來認識。那便是,博客所具有的商業動力正在悄然提升。
給你的企業一張親和的臉
其實,對于博客的價值不能單純的一棒子打死,我們很慶幸的看到作為中國互聯網頗具影響力的比特網并沒有重走博客網們老路。而是深入發掘了博客自身價值中的商業元素。從某種意義上說,比特網的企業博客項目似乎解答了博客盈利困難、模式單一這個偽命題。
在當今信息時代,正如每家公司不能沒有網站一樣,企業博客也將成為不可或缺的企業元素,甚至可以融合為企業品牌價值的重要單元。
假以時日,企業博客甚至都有可能取代那些單純以靜態展示、形同產品宣傳冊般的網站主頁。不僅如此,博客使得公司更人性化,每一個訪問者能夠 更加近距離的了解企業的點滴,能夠和企業形成互動——如果你的企業有專人負責企業博客的話。你除了可以在將你的企業新聞、戰略規劃、政策解 答、在線調查、招聘員工、公關活動、、、、、、而這些,一張面無表情的企業網頁顯然無法做到。
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在比特網正式推出企業博客的短短一個月里,就已經吸引了百余家包括蘋果、 AMD、HP等世界500強企業在此安營扎寨。因為,這些企業都認識到應當向中國數以億萬計的網民展示一張親和的臉。
曾經有人認為博客的短板之一,在于缺乏互動;我們到不妨認為這種觀點的錯誤,在于缺乏對博客的全面認識。個人博客已無需贅述,企業博客則更彰顯了這個互動的特點。
大家都說好,才是真的好
以前,英、美等國大企業的CEO們通常不開博客,但Sun公司首席執行官喬納森·施瓦茨的博客,使得他成為全球 500強公司的CEO當中第一個“開博”的。如今他的博客已經具有10中語言版本,他說博客已成為他與投資者、記者和分析師“進行溝通的獨一無二的最有效工具”。而在他所擁有的無數讀者的心目中,他的博客已經成為了Sun公司的品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不僅如此,如何與媒體進行有效的溝通,讓更多的記者和網站編輯們毫不費力的找到關于企業的最新消息和權威信息,一直以來也是困擾企業CEO 和公關人士們的難題?,F如今,我們不難發現,企業博客已經成為了企業新聞發布平臺的最佳選擇。
我們還是以比特網為例,在這個大型的綜合媒體資源平臺上,企業可以定期將月度、季度、年度的新聞列表群發給行業媒體記者編輯和直接受眾,讓每一位用戶了解企業的歷史動態,同時記者編輯們也可以非常方便的從企業歷史動態中找尋新聞價值點,從而形成“二次傳播”和“深度傳播”。企業甚至還可以根據當前的社會熱點,策劃相應的專題新聞,來進行廣度的“橫向覆蓋”。
多種傳播手段的結合,再加上互動的核心價值,使得博客從“雞肋”變成了“雞腿”。企業博客的誕生與發展,能夠實現企業價值觀傳遞的最大化。讓自賣自夸型的“單向傳播”,變成了大家都說好的“互動立體傳播”。
由此可見,為什么CEO們都應該開始重視企業博客的價值,重視企業博客在現代互聯網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因為,企業博客匯集了信息傳播中必備的可控性、互動性和可持續性。
企業博客,在中國才剛剛起步,未來會怎樣,尚且不得而知。至少比特網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實現無限可能性的開端。未來,路還很漫長,就讓我們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