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在留言或評論中發垃圾廣告:不論是博客作者還是看博客的人,大家都想看到一些對博客較客觀的留言與評論,然而一些人卻象橡皮膏藥一樣大量復制垃圾廣告,確實令人討厭,這幾乎已經可以稱為網上的一種“污染”了。
第二:謾罵他人:有些人喜歡在博客里挑起戰爭,有些人喜歡在評論或留言中搞些爭端,但是如果以謾罵的方式出現,雖然可能引來許多看熱鬧的人,但多數人還是感覺謾罵是種沒風度的表現。
第三:污蔑他人:不論是博客作者,還是看博客者的評論和留言,無論如何,污蔑他人是任何一個正常人都無法忍受的,難怪本來就有些抑郁怔的崔真實會因為網絡上的污蔑而自殺,也難怪韓國會因為崔真實的死而制定關于“網絡污蔑罪”的法律。
第四:暴露他人隱私:暴露自己的隱私是自愿,暴露他人的隱私就是侵權,即使有時引用網絡上的某些已經公開的信息,也會引起被暴者的不滿,更何況很多被暴露的信息是未曾公開的個人隱私。
第五:文章又臭又長且不分段:顯然,瀏覽博客的人喜歡那種短小精悍、排版清晰的博文,而對于長篇大論而且不喜歡分段的文章,也許寫的人寫時覺得文如泉涌,但看的人看時則覺得頭暈眼花。建議文章多分些段,多給些小標題。
第六:留言中使用不文明用語:雖然有時有些人想在網上進行一些發泄或其他想法的表達,但通常人們是不喜歡看到不文明語言的,其實,越會使用文明語句來表達某種不滿或不同觀點,則越會讓人覺得你的觀點有份量,反之則不然。
第七:文章內容比標題短:有時看到一個很好的標題,想進去看看有什么好的內容,結果進去后發現文章只有草草幾個字,甚至出現比標題還短的博文的情況,也許作者想給看的人來個出其不意,但看的人往往會有被捉弄的感覺。
第八:槍稿(給別人做廣告):有時是博文本身,有時是評論或留言,明顯是給某家公司或某個品牌搖旗吶喊,這種情況多數會被人討厭,所以即使你的確觀點鮮明地支持某一品牌,要么不要單獨只出現其名稱,要么在文章或評論、留言中在支持它的同時,也給它些客觀的質疑。
第九:標題起得太招搖:有時,博文的標題起得太過頭、太吸引人,但真正博文中卻沒有什么有水平的東西,當然就變成了“名不副實”了。另外,最近出現的一種可惡的情況是,有的博客每篇文章都起個很好的標題,而每篇文章進去后都有許多鏈接,而每個鏈接都鏈到了另一個看起來就不正規的網站。
第十:較多的錯別字或語句不通順:雖然博客是快速成稿,中間難免會有些錯別字或者病句,但這些東西如果出現得過多的話,則會讓看的人覺得作者未仔細閱讀過,至少給人一種做事毛糙的感覺,當然看博客的人就會對博主產生一定的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