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時回了老家,半個月不觸網,還真的不太習慣。在這在先給大家拜一個晚年。春節過后,招聘市場也迎來了它的春天,所謂“金三銀四”嘛。都說找工作難,難找工作。而企業又何償不是招人難,難招人呢。特別是另一些企業郁悶的是,好不容易連哄帶騙搞來了一人,兩天半就又跑了,留不住!這是為什么捏?今天就主要說說中小企業招聘方面的一個難題:為什么留不住互聯網人才。
一、只讓驢拉磨,不給驢吃草——就差錢
先給大家說一個故事。一好友,工作十余載;技術出身,后轉營銷,后又自營公司。現在某著名公司做管理,同時為其它公司做營銷管理方面的培訓。應該說這是一個典型的復合型人才。此兄有一愛好,喜歡面試,希望借此了解不同公司的企業文化、經營策略等。某一次,到一企業面試,過程相當愉悅,企業非常高興。因為一看簡歷,太牛X了;再一聊,太有才了,企業乎:終于找到了一個夢寐以求的人才。于是面試官一高興、一咬牙、一跺腳,給開了一個非常高的價,月薪2000塊!這是發生在北京的故事。
可能有同志對這個故事不感冒,因為存在這樣的想法:高薪沒問題,關鍵要有能力,要能帶來相應的價值才行,比如讓工資與績效掛勾。這個想法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再看下面這個故事:
故事還是發生在北京:一好友的公司最近要上馬一個新項目,開一個淘寶店。由于其是純粹的傳統生產型企業,故想招一些懂網絡的同志加盟。薪資方式就是底薪+提成。底薪就不說了,肯定低的離譜。而提成是利潤的20%,俺算了一下,這提成相當于商品售價的1%或是2%。我想稍微有點智商的人都會這么做:一旦發現這個店真的可以賺錢,馬上卷鋪蓋走人,自己開一個。因為自己干,絕對比賺這個提成要多的多。
看了這兩個故事,很多企業主可能會板磚俺,扔出一大堆理由。不同的企業,確實有不同的難處和困境,但不管原因是啥,有三個問題請一定先搞明白。
1、雖然都管IT人士叫網絡民工,但是做的工作真的和民工不一樣,真不是說有兩把子力氣、會搬搬磚頭就可以勝任的。工資和能力基本上是成正比的。
2、如果無法從物質層面找到人才、留住人,那您就給點精神層面的東西。比如領導者的魅力、迷人的企業文化、美好的未來、足夠好的平臺等等。大家可以研究一下馬云創業時,為什么團隊成員放棄原有的高薪工作一個月只拿500塊錢跟著他干?
3、如果您的企業在物質上比較匱乏,在精神上又給不了大家一個悅愉的心情,那恭喜您,您的企業是一個標準的跳板,而且是免費人才培訓班。將會為其它企業源源不斷的培養和輸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