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期
▼
【變革家導讀】消費升級將成為2017年最火的關鍵詞之一,所有的企業家幾乎都在尋找、觀察老百姓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消費升級的機會到底在哪里?新商機究竟在一線城市還是在二三四線城市?
變革家最近陸續收到的來自不同地區不同經濟背景的小伙伴,觀察到的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變化,以資給大家這些細節的變化,窺探商機所在。
■本期消費觀察員:東春
▽▽▽
這是一個河北的縣級市,距離北京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前兩年開通了高鐵線,到北京僅需半個小時。隨著城際公交的開通,又給這個小城市增添了一絲自豪感。
房子是投資品
便利的交通讓這個小城發展的很快,人們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但是上升最明顯的就是房價。
三年前這個縣城的房價還是2000多塊錢/每平米,半年前這個縣城的房價還是6000多塊錢/每平米,去年十月一第一次突破一萬塊錢/每平米。
我老舅去年5000多塊錢/每平米買的房子,一百多平全款,到現在翻了一倍。以至于老舅過年碰見誰都會說一句“去年聽我的多好,趕緊買房吧,以后越來越貴,就當投資了!”年前一高興還給他兒子換了輛近二十萬的車。
二舅是做服裝買賣的,前幾年還行,現在越來越不好干,一年掙十多萬塊錢全是辛苦錢,過年了還有一些賬收不回來。
對于我老舅來說,房子就是投資品。
房子是結婚必需品
房價上漲有人歡喜有人愁,同樣房價上漲,我一個同齡好友小強卻在過年皺起了眉頭。小強和我是初中同學,念完高中沒讀大學,家里條件一般。
開了幾年淘寶店,前兩年掙了些錢,尤其是前年掙了30多萬,這在很多老一輩眼里就是有出息的人了。可能是身邊的人都買車了,他買車的年頭壓過了買房的念頭。
就在前年買了輛二十來萬的現代SUV,當時他的女友別提多高興了,我們回去總是在一起吃飯。他女友和我們是初中同學,和我還是高中同學。大學畢業后回到縣城了,找不到對口工作就做起了銷售工作。
一開始也沒想要房子,就在去年準備談婚論嫁的時候,女方的家里提出男方必須全款買房。小強說今年淘寶一點都不景氣,忙活一年也沒掙到錢。房價也從前年的4000塊錢漲到現在的一萬塊錢/每平米,也后悔當時沒買房子了。
過年準備和女友一起去三亞旅游也沒去成,能不能結婚成了問號。他說如果今年淘寶還不景氣,買房子只能等拆遷了。
對于小強來說,房子就是結婚必需品。
房子只是一個住處
對于房子,我二叔的想法可能和別人不太一樣。我二叔家沒在市里,但開車到市里也就十幾分鐘。二叔是做門窗起家的,從夫妻兩個人的小作坊到現在二十來人的小工廠。這些年二叔掙了不少錢,但是他卻沒有在市里買房,就連他開的車還是前幾年為了送貨賣的破面包車。
二叔是個特別節儉的人,如果單看二叔個人,絕對想不到他這么有錢。看著他那粗糙的雙手,也能想象出他這些年有多不容易。
去年二叔在他家附近買下了三畝左右的種植地,圈起圍墻分成兩個區域。前面近450平米別墅,格局是專門請人設計的,后面是門窗加工廠,蓋了一排廠房。
過年去二叔家拜年時,好多人都開玩笑說他就是一個暴發戶。進了一樓的客廳,墻上掛著一個70寸的4K超清電視,還連著一個X-BOX,幾個孩子在打游戲。二層樓還沒裝修,只把一層裝修了。
二叔家一個閨女一個兒子,閨女剛大學畢業在家里工作,兒子剛上大學。二叔說裝修二樓等兒子大學畢業以后再說,現在房間都住不過來。
有人問我二叔為什么不在市里買房,他說住不慣,如果孩子以后結婚要買就讓他們去住。
對于二叔來說,房子就是一個住處而已。
這個縣城發展的確很快,但是人均工資也就3000多塊,這個縣城發展的確很快,房價每平米一萬塊。
有些人在大城市租房子打拼,享受著交通、醫療、教育、就業等代表生活品質的東西,想著有朝一日能在大城市落腳;有些人在農村縣城里嘮著家長里短,享受著小城里的風土人情,過得一樣很滋潤。
上一篇 symfony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