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中獲得全面的成長
來源:程序員人生 發布時間:2014-10-16 13:05:54 閱讀次數:2890次
【前言】在大學中,除了學習,還要有足夠的與人交往,以此發展全面的能力。我看好學生社團的作用,但角色已經由深度參與向幕后支持轉變,將社團的發展真正交給大學生運作。一位在社團活動中經歷了不和諧的同學給我來信訴說,我也以下面的文字,對他提出新的要求。
不知你是否從怒氣中消解出來了?看到你當時的來信,我首先想到20多年前的我,也是如此的較真,甚至讓自己時時有孤獨的感覺。隨著長大,隨著參與的空間的增大,你會發現,我們面臨的世界大了,也復雜了,遇著的人也更多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有些能接受有些不能接受。遇到的各種事情,也是如此。童話般的理想世界,一點點影子都不見了。
這就是我們面對的真實世界,一個我們必須接受的世界。一個人,一件事,與之byebye可以是選擇,但聯系總是會有的。也許,你得到了我這個年齡,才能知道,在一種自己也不愿意面對的環境中,很困難地找到自己的位置,與有些自己不愿意接受但又不得不在一起人在一起共事,還要將事情做下去,做好。不較真的人,他們的適應快,可以稱為適應能力強,其中的高人確實是有大智慧,談笑中消解各種矛盾,自然地能做到委屈求全顧全大局,他們往往往是做出大貢獻的人。不過,也不乏我們看不起的沒有立場,見風使舵之人。你的未來,路應該是要寬闊的,于是現在要積累的修養,是學會接受,學會在這種環境中與人共處。
因為你是生活在現實中的,你必須做到這一點。其實,換一種心態之后,你會發現,世界是多元的,有各種各樣的人存在,這才是世界的精彩之處。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說明物有多類,人有多群,要全世界就一種類型,枯燥死了。我有限的了解中,知道了你的認真。你將來會是具有扎實專業能力的人才,但專業能力并不是事業成功的最關鍵因素。關鍵因素是與環境相容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在參與真實的世界當中,逐漸培養起來的。大學生課外在一起玩(包括我們看不上眼的那些玩法),以及參加社團、參加社會實踐,是在豐富自己的生活,也是在增加這些方面的經驗。你認真地做你自己的事,是對的,要堅持,但除此之外,大學也是個全面成長的地方,你需要有其他的圈子,在參與中更全面地成長。
回到你所遇到的問題上,對方的無禮當然不對,你“當時就生氣了”也可以理解,但你要學會克制。一邊等著青春的荷爾蒙濃度下降,一邊也要自己主動學會處理這類事情的技巧。學生找我談話,我的原則是誰找我,我說誰,這是我的原則。別人的事我去說別人,也不必以此安慰你。在這件事情當中,“有事就做,沒事就去做自己的事”是認真的你的風格,但你沒有想過迎新之類的事情,并不是守著攤子就可以了,不可預料地,可能一下就會來不少新同學,需要向他們做工作。既然是你們部值班,你作為負責人到場了,卻又走了,這是不妥的。利用這個時間,協會中同學之間隨便聊一些各種事。迎新是社團的一件大事,在場,并不是干站著。
好了,也許我說重了。社團在創始時,我們是將“去行政味”當作一個風格的,如今不免帶入了一些不希望的不和諧,我無奈中也接受這樣的狀況。提供給同學們一個相互合作的真實環境,適時能夠給大家一些影響,也就這樣了。這也許是對我這樣一個被現實磨掉了一些棱角還自稱理想主義者的諷刺。但,的確我們要先安身,才能再些談別的。
凡事主動尋求改變,這是我上次和你談話的主題。這件事,貌似你主動地做出反應,但實際是被動的選擇。主動尋求改變,前提就是基于現實。希望你能從這件事中,找出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成為一個全面的人。
=================== 迂者 賀利堅 CSDN博客專欄=================
|== IT學子成長指導專欄 專欄文章的分類目錄(不定期更新) ==|
|== C++ 課堂在線專欄 賀利堅課程教學鏈接(分課程年級) ==|
|== 我寫的書――《逆襲大學――傳給IT學子的正能量》 ==|
===== 為IT菜鳥起飛鋪跑道,和學生一起享受快樂和激情的大學 ===== |
生活不易,碼農辛苦
如果您覺得本網站對您的學習有所幫助,可以手機掃描二維碼進行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