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ready()是jQuery中響應JavaScript內置的onload事件并執行任務的一種典型方式。它和onload具有類似的效果。但是也有一些差異:
當一個文檔完全下載到瀏覽器中時,會觸發window.onload事件。而使用$(document).ready()注冊的事件處理程序會在html下載完成并解析為Dom樹之后,代碼就可以運行,但并不意味著所有關聯文件都已經下載完畢。
一個頁面中一般只有一個onload事件處理程序,而且只能一次保存對一個函數的引用;而$(document).ready()是可以有多個。
一般來說$(document).ready()都要優于使用onload事件處理程序。但是如果關聯文件還沒有加載完成,則類似圖像高度、寬度的屬性的調用就會有問題,因此需要在不同的時候選擇合適的方法。
$(document).ready()有三種寫法,分別是:
2. 事件捕獲與事件冒泡
事件捕獲: 允許多個元素響應事件的一種策略。在事件捕獲的過程中,事件首先會交給最外層的元素,接著再交給更具體的元素。
事件冒泡:另外一種相反的策略叫時間冒泡,當事件發生時,會首先發送給最具體的元素,在這個元素獲得響應機會之后,事件會向上冒泡到更一般的元素。事件冒泡有時候會產生副作用,導致始料不及的行為。
3.阻止事件冒泡的三種方法
指定默認操作
通過調用.preventDefault()方法可以在出發默認操作之前終止事件。
調用 event.stopPropagation()停止事件傳播
jQuery提供了一個.stopPropagation()方法,使用該方法可以完全阻止事件冒泡。實例代碼如下:
使用event.tatget屬性 明確事件對象
事件處理程序中的變量event保存著事件對象。而event.tatget屬性保存著發生事件的目標元素。這個屬性是DOM API中規定的,但是沒有被所有瀏覽器實現。jQuery對這個事件對象進行了必要的擴展,從而在任何瀏覽器中都能夠使用這個屬性。通過.target,可以確定DOM中首先接收到事件的元素。而且,我們知道this引用的是處理事件的DOM元素。
使用event.tatget屬性 明確事件對象阻止事件冒泡的代碼如下:
4.常用的事件綁定
jQuery通過使用.bind()方法為元素進行事件綁定,通過使用.unbind()方法為元素進行解除綁定。而且.bind()方法是可以執行多次綁定的,如果沒有綁定,在進行解除綁定的時候,這都是安全的。
很多時候某一個事件只需要觸發一次,隨后就要立即解除綁定,按照傳統的做法,我們可能會先進行事件綁定,然后在事件執行完畢后進行解除綁定。jQuery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簡寫的方法.one來專門解決上述情景下的繁瑣的代碼編寫,示例如下:
5.復合事件
在進行事件捕獲的時候,常常需要捕獲組合的用戶操作,并且以多個函數作為響應,這些事件我們稱為復合事件。
jQuery提供的.read()方法就是最常用的符合事件方法之一,除此之外,還有進行交互處理的時候用到的兩個函數:
.hover(over,out) 一個模仿懸停事件(鼠標移動到一個對象上面及移出這個對象)的方法。這是一個自定義的方法,它為頻繁使用的任務提供了一種“保持在其中”的狀態。
.toggle(fn,fn) 每次點擊時切換要調用的函數。
作者:深山老林
出處:http://wlb.cnblo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