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底,國際W3C組織(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組織公布發行了XHTML 1.0版本。XHTML 1.0是一種在HTML 4.0基礎上優化和改進的的新語言,目的是基于XML應用。XHTML是一種增強了的HTML,它的可擴展性和靈活性將適應未來網絡應用更多的需求。XML雖然數據轉換能力強大,完全可以替代HTML,但面對成千上萬已有的基于HTML語言設計的網站,直接采用XML還為時過早。因此,在HTML4.0的基礎上,用XML的規則對其進行擴展,得到了XHTML。所以,建立XHTML的目的就是實現HTML向XML的過渡。目前國際上在網站設計中推崇的WEB標準就是基于XHTML的應用(即通常所說的CSS+DIV)。
概述
XHTML是當前HTML版的繼承者。HTML語法要求比較松散,這樣對網頁編寫者來說,比較方便,但對于機器來說,語言的語法越松散,處理起來就越困難,對于傳統的計算機來說,還有能力兼容松散語法,但對于許多其他設備,比如手機,難度就比較大。因此產生了由DTD定義規則,語法要求更加嚴格的XHTML。
大部分常見的瀏覽器都可以正確地解析XHTML,即使老一點的瀏覽器,XHTML作為HTML的一個子集,許多也可以解析。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網頁瀏覽器在正確解析HTML的同時,可兼容XHTML。當然,從HTML完全轉移到XHTML,還需要一個過程。
跟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層疊式樣式表)結合后,XHTML能發揮真正的威力;這使實現樣式跟內容的分離的同時,又能有機地組合網頁代碼,在另外的單獨文件中,還可以混合各種XML應用,比如MathML、SVG。
從HTML到XHTML過渡的變化比較小,主要是為了適應XML。最大的變化在于文檔必須是良構的,所有標簽必須閉合,也就是說開始標簽要有相應的結束標簽。另外,XHTML中所有的標簽必須小寫。而按照HTML 2.0以來的傳統,很多人都是將標簽大寫,這點兩者的差異顯著。在XHTML中,所有的參數值,包括數字,必須用雙引號括起來(而在SGML和HTML中,引號不是必須的,當內容只是數字、字母及其它允許的特殊字符時,可以不用引號)。所有元素,包括空元素,比如img、br等,也都必須閉合,實現的方式是在開始標簽末尾加入斜扛,比如<code><nowiki><img … /></nowiki></code> 、<code><nowiki>
</nowiki></code>。省略參數,比如<code><nowiki><option selected></nowiki></code>,也不允許,必須用<code><nowiki><option selected="selected"></nowiki></code>。兩者的詳細差別,可通過[http://www.w3.org/TR/xhtml1/#diffs W3C XHTML說明]來查閱。
上一篇 谷歌搜索質量團隊:管理多語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