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JavaScript數組
來源:程序員人生 發布時間:2015-04-21 08:43:13 閱讀次數:4143次
晚上下班的時候,我們又開始討論無聊的問題。1個同事提出以下奇異的場景,聽說是1道面試題:
var o = {
1:'a'
,2:'b'
,length:2
,push:Array.prototype.push
};
o.push('c');
Q:o現在內部的值是甚么模樣?
我的第1反應是排擠,為何要研究不公道情況下【解釋引擎】的行動?但是這類推論有時候又很吸引人,因而我回來的時候仔細思考了下,發現其實很簡單。
對push這個方法,我條件反射地想到的就是棧,【數據結構的經典棧】中壓棧和彈棧操作根據的都是棧頂指針,棧頂指針始終指向棧頂,意味著它會由于壓彈棧而自動增減。在javascript中的數組中這個指針就是length。所以在上面的代碼中,o.push('c')就是o.2 = 'c'(固然o.2不能直接訪問,這只是偽代碼),所以代碼履行完o中數據以下:
{
1:'a'
,2:'c'
,length:3 //push操作=>length+1
,push:Array.prototype.push
}
補充說明:
- JavaScript中,萬物皆對象,而javascript的對象與強類型的對象有1些不同的地方,可以理解成績是1組鍵值對的集合。其array類型也不例外,它的下標訪問就是鍵訪問(不過它的鍵都是自然數),在上面的例子中賦值給a的對象字面量實際摹擬了1個數組(1個下標從1開始的數組)――固然只有部份數組的特性,比如真實的數組在進行鍵訪問的時候,會根據length進行越界檢查。
- 只要知道push的位置根據的是length就能夠了,下面種種看似奇怪的現象都好理解:
//1.length不存在,引擎置為0
var o = {
'1':'a'
,'2':'b'
,push:Array.prototype.push
};
o.push('c');//c {0:'c',1:'a',2:'b',...}
//2.length為負值,這是個有趣的問題,觸及到原碼反碼和補碼【1】
var o = {
'1':'a'
,'2':'b'
,length:⑴
,push:Array.prototype.push
};
o.push('c');//c {1:'a',2:'b',4294967295:'c',length:4294967296,...}
//3.length為字符或對象
var o = {
1:'a'
,2:'b'
,length:'A'
,push:Array.prototype.push
};
o.push('c');//c {0:'c',1:'a',2:'b',length:1,...}我還以為js解釋器會把A轉換成ASCII碼來給length賦值呢,終究看到了javascript的自由還是有節操的
【1】:計算機中數值都是以補碼方式存儲的,為了方便運算,⑴的補碼與4294967295補碼1樣,根據length的語義,此處是無符號數
[⑴]補 =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 [4294967295]補 =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所以這樣我們接差對2中的o壓入1個對象,key取的是4294967296,但是數組的最大長度限制為4294967296,也就是說下標只能取到4294967295,只會取到32位――對4294967296 = 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取后32位,就變成了0,所以此次push的位置是0。
生活不易,碼農辛苦
如果您覺得本網站對您的學習有所幫助,可以手機掃描二維碼進行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