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來源:http://blog.csdn.net/tianyijavaoracle/article/details/41744557
1、mongo Replica Sets 3個節點部署 主從節點之間復制數據,與分片不同,集群在1個節點丟失后,其他節點可以繼續工作。
2、文件配置
如上圖:
3、配置服務
1.連接到4001端口并且配置成員
2.初始化配置
3.上面已完成了集群,重新登錄4001,然后插入數據
4.在MongoVUE中可以查看到3個節點都有了剛剛插入的數據了。
5.查看集群狀態。health:1表示正常,0表示異常。 PRIMARY表示主庫
6.另外查看集群狀態方法。可以看到集群IP等信息
7.這里可以查看集群主從操作日志。 ts表示時間戳,op表示操作 ,ns表示collection name,o表示數據
8.查看操作日志信息
9.查看從庫同步狀態,最后同步世界
10.查看全部集群的節點信息
3、集群管理增刪節點
2.讀寫分離
履行db.getMongo().setSlaveOk() 可讓從庫具有讀的功能,這樣可使主從讀寫分離。
3.故障轉移 當我們停掉主庫后,查詢狀態,發現4002變成主庫了
4.恢復變從庫,當重新開啟4001mongo,會發現本來的主庫現在變成從庫了。
5.復制節點數據部署新節點,實現快速增加節點,使用--fastsync啟動節點,在使用rs.add增加節點便可。
增加mongo_5.bat 內容以下:
mongodb_5inmongod --replSet rs1 --keyFile datakey 4 --port 4005 --dbpath data/data/r4 --logpath=datalog 4.log --logappend --fastsync
6.移除節點用 rs.remove(“ip:port”); 再次查看集群狀態發現節點被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