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呈上趙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笑話:
要把大象放進冰箱總共分幾步?
把大象塞進冰箱要3步:1 把冰箱門打開;2 把大象裝進去;3 把冰箱門帶上。
這雖是一則腦筋急轉彎的笑話,但卻提煉出我們生活中將一個物體放進另外一個物體里通常有的3個步驟。
1. 虛實結合的世界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生活不僅局限于可觸摸的自然環境,而且拓展到無形的虛擬環境中。繼而,真實生活中的行為,如購物、交友、娛樂,也會映射到虛擬環境里。虛擬世界中,鼠標、鍵盤甚至身體的一部分就可以幫助我們完成自然環境中的事情。我們的生活也因為“虛實結合”而越加豐富多彩。
2. 虛擬世界中【放入】的操作歷程
剛剛說到,人們在自然界的行為方式會映射到虛擬環境中。問題在于,虛擬環境里的行為和自然環境中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虛擬環境中是否應該有不一樣的特質?
自使用鼠標、鍵盤操作電腦以來,我們被教育的操作習慣經歷了這樣的過程:鼠標右鍵單擊(復制、粘貼)——鍵盤快捷鍵(Ctrl+C, Ctrl+V)——鼠標拖放。每一次革新都讓我們領會到計算機越變越聰明,也越來越了解人類的語言。
此次以桌面環境為例,談談虛擬環境中如何實現“把大象放進冰箱”,即把一個要素放入另外的要素中。
要素設定:要素A和要素B 。
目標設定:將要素A放入到要素B中。
根據不同的操作習慣,本文羅列了如下的步驟:
上圖的操作方式映射出:
【鼠標右鍵】的操作需要用戶花很多時間在鼠標右鍵單擊的選擇上;
【鼠標雙擊和鍵盤】的操作較之于【鼠標右鍵】更專注,對于熟悉鍵盤的人來說,很快可以完成操作。
【鼠標雙擊+拖放】操作很直白,用戶可以見證要素A進入要素B的全過程。
上圖從左向右的操作方式的演變,正是人機界面向越來越自然、簡便的交互方式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