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二十幾年里,在美國科技行業的迅速發展下,硅谷締造了無數造富神話,也為程序員群體提供了令人羨慕的高薪工作。但自 2022 年起,硅谷寒風吹起,許多大型科技公司紛紛陷入“裁員風波”。
2022 年 11 月,美國社交網絡巨頭 Facebook 母公司 Meta 宣布,將裁員超 11000 人,此次裁員人數達到公司總人數的 13 % 。
今年 1 月 20 日,消息稱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當日宣布將裁員約 1.2 萬人,占該公司員工總數的 6 %,裁員涵蓋技術、產品、人力資源等部門。
1 月 22 日下午,據媒體報道,蘋果已經削減 Apple Store 以外零售渠道的非季節性員工。經證實,蘋果已經向百思買等商店工作的蘋果零售渠道員工發出了裁員郵件,通知被裁員工享有的權利等等。
當“硅谷寒冬”加速蔓延之際,科技巨頭微軟也仿佛難逃這一窘境……
528ad365d0585416b2bd0e82b8c878dd.png
(圖片來源:Microsoft 官方博客截圖)
裁員人數約占總員工的 4.5 %
1 月 19 日,據路透社報道,微軟宣布到 2023 財年第三季度末將裁員 1 萬人,約占總員工的 4.5 %。微軟表示,這是對宏觀經濟狀況和客戶優先事項變化的回應。
萬人大裁員帶來了 8 億美元費用(折合人民幣約 54 億元),平均每位被裁的員工能獲賠合人民幣 54 萬元。裁員費用以及個人電腦軟件業務增長的急劇放緩,使微軟最近一個季度的凈利潤降至 164 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低 12%。
對于微軟本次大規模裁員,微軟高層也回應了相關原因。
微軟 CEO Satya Nadella 提到,“微軟正在將其資本和人才分配給公司具有長期增長潛力和競爭力的領域,同時剝離其他領域,而這也是微軟此次計劃裁員的重要原因。”同時,表示被裁的員工將獲得高于市場水平的遣散費。此次調整,包括遣散費和其他重組費用,將耗資 12 億美元。他強調,微軟還將繼續在關鍵的戰略領域招聘員工。
1 月 25 日,微軟公布財報發布后(財報顯示,微軟第二財季營收為 527.5 億美元,不及市場預期的 529.4 億美元,同比增長 2 %,為 2016 年以來的最低增速。),公司 CFO Amy Hood 在財報會議上回應了裁員問題,表示:希望公司的成本結構能與收入更加協同一致。
人工智能或成“關鍵戰略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在微軟官方博客的全員信里,微軟 CEO Satya Nadella 提及了關于人工智能的想法,“隨著人工智能的進步,下一波主要的計算浪潮正在誕生,因為我們正在將世界上最先進的模型變成一個新的計算平臺。”
報道稱,1 月 24 日,微軟公司在其官方博客宣布,已與 OpenAI 擴大合作伙伴關系,微軟將向OpenAI 進行一項為期多年、價值數 10 億美元的投資,以加速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突破。
在 1 月 25 日微軟財報電話會議中,Satya Nadella 還表示:堅信人工智能的浪潮勢不可擋,企業一旦抓住這次“浪潮”便能創造大量價值。此外,人工智能的浪潮還將影響技術堆棧的各個環節,為人們提供新的解決方案、創造新的機會。
由此可見,人工智能領域極大程度上會成為微軟的“關鍵戰略領域”。
網友:“這是微軟向世界輸出一萬個經驗豐富的科技型人才”
其實,對于擁有 47 年歷史的微軟來說,大規模裁員并非第一次發生。2017 年,微軟對其銷售部門進行了大規模重組,裁員數千人。2014 年,在收購諾基亞的設備和服務業務后,微軟裁員 1.8 萬人。
近日,伴隨著#微軟宣布裁員 1 萬人# 的話題在各個社交平臺上發酵,也掀起網友一股關于“裁員”話題的討論熱潮:
“這是微軟向世界輸出一萬個經驗豐富的科技型人才嗎”;
“最近科技公司的日子都不好過”;
“經濟下滑是全球性的,誰也逃不了”;
“看來個人成長才是價值的安全邊際”。
在裁員風波之下,硅谷造富神話會終結嗎?高薪的“碼農”是否會成為過去式?對此,你怎么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