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2.11ax協議中,由于引入了OFDMA技術,所以我們需要定義時頻資源塊的概念,這些時頻資源塊都是彼此正交的。802.11ax中的OFDMA實際上是鑒戒LTE的,但是沒有LTE資源塊那末復雜(比如RE,RB,CP,REG,CCE這些),802.11ax中僅唯一RU(Resource unit)的概念,故本節我們主要敘述802.11中子載波分配,和RU的設置。本節我們討論內容主要參考Draft 0.1中的相應描寫,和部份提案中的內容。
注:由于協議正在制定的進程中,所以會存在TBD(To Be Determined)的部份和不斷更新的協議內容,筆者未必跟上最新的協議進程,如果有錯漏的地方,還請見諒。
我們以上圖為例,左圖是OFDM的工作模式,右圖是OFDMA的工作模式。圖中1共有4個節點,分別以4種色彩進行標識。圖中橫軸為時域,縱軸為頻域(即對應不同的子載波)。
OFDMA相比OFDM1般有兩點好處:
本節參考Draft 0.1中第26.3.7節(OFDMA and SU tone allocation)中的相干敘述。
在802.11ax中,1個最小的時頻單位為RU。與LTE中的RE(Resource Element)和RB(Resource Block)不同,LTE中的RE和RB都是1個固定值,我們羅列以下
圖中,1共定義了6中RU類型,分別是26,52,106,242,484和996個子載波。
注:筆者目前還沒有肯定是不是存在不同類似RU共存的情況,比如在20M帶寬情況下,2個52-subcarrier RU和1個106-subcarrier RU是不是可以共存,這點有待后續理解。筆者比較偏向理解,不同的RU是可以共存的。這樣設計的好處在于可以更有效的分配頻率資源,比如在20M的信道條件下,1共可以存在9個26-subcarrier的RU,故需要9個人競爭才可以占據全部信道,否則就會有資源浪費(在802.11ax中,目前筆者理解每個發送者每次只能夠競爭1個信道)。所以在發送者數量不足的情況下,只有通過不均等的分配,才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信道資源。
由于我們在802.11ax簡介中也提到了,在該協議中,相同的信道帶寬采取的FFT的點數增加4倍。比如原來20M信道采取64點的FFT(即64個子載波),現在就變成了256點的FFT(即256個子載波)。參考上圖中(CWB20,26-subcarrier RU)的RU的數量,我們計算26*9=234是小于總子載波數256的,所以圖中數值是公道的。
在前面RU的計算結果中,20M信道1共應當有256個子載波,而實際RU總共只使用了234個,二者相差了22個子載波。這些子載波是用來做保護間隔的:包括了DC,Null Sub-carriers和Guard Sub-carriers,以下圖:
圖中分別羅列了RU為26,52,106個子載波的情況,我們具體解釋以下:
DC保護:以中心子載波為核心,1共有7個子載波作為DC保護的,即DC的保護帶寬1共是7*78.125kHz=546.875kHz,與原來的1個DC保護(即312.5kHz)是比較接近的。
Guard Sub-carriers:保護子載波這里指的是信道之間的保護子載波了(比如20MHz信道之間的保護),如上圖所示,其選取了左側的6個子載波和右側的5個子載波作為保護,這點設計是和802.11a的載波設計是1樣的,只是子載波的帶寬不1樣而已。
Null Sub-carriers:在1些初期的書里面,比如《MIMO-OFDM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th MATLAB》,其中是將Guard Sub-carriers和Null Sub-carriers等價看待的。不過在802.11ax中,Null子載波是指的RU之間的保護間隔,1般是1個子載波。
下面這張彩圖可能更清晰1些:
那末這里1共消耗了6+1+1+7+1+1+5=22個子載波,是和之前計算相等的。
在802.11中,始終是用特定的子載波作為導頻子載波,從而完成信道估計的功能,在802.11ax中,導頻子載波的分配以下:
其中紅色的直線即代表導頻子載波的位置,其導頻資源是均勻散布在全部信道上的。比如在RU為26個子載波的情況下,每個RU中都包括了2個pilot,在RU為52個子載波的情況下,每個RU包括4個pilot。通過這些pilot的設置,在傳輸進程中,接收方才可以有效地估計信道,并完成解調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