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統計作為互聯網站點最基礎的數據分析工具,幾近與每一個站長、互聯網從業者相干。在互聯網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流量統計工具就像打仗用的武器。能否選好合適自己的武器、用好武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勝敗。
流量統計作為互聯網站點最基礎的數據分析工具,幾近與每一個站長、互聯網從業者相干。在互聯網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流量統計工具就像打仗用的武器。能否選好合適自己的武器、用好武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勝敗。
以下1些方面是各統計軟件可能存在的不同點:
1. 定義不同:不同統計軟件對各種關鍵指標的技術定義不同,這是最直接致使數據差異的緣由。例如,在百度統計中,當訪客在未關閉閱讀器的情況下30分鐘內N次(N>1)進入您的網站,百度統計會視為1次訪問,而很多其他統計軟件會視為N次訪問。由于30分鐘訪客的連續訪問表示訪客并沒成心愿終止訪問,因此百度統計會視為1次訪問,以幫助您更加客觀地分析訪客行動。百度統計中所有指標的定義都從您的角度動身,盡最大可能保證定義的公道性,旨在客觀的提供統計數據。
2.跟蹤技術:目前主要有兩種跟蹤方式。第1種基于COOKIE;另外一種則基于IP+用戶代理。兩種方式各有優劣。
基于COOKIE的跟蹤方式依賴于閱讀器設置COOKIE,如果閱讀器禁用了COOKIE,則相應的統計軟件沒法獲得訪問數據 ,但是基于COOKIE的跟蹤方式可以排除蜘蛛程序等來源的點擊量。
基于IP+用戶代理的方式,1般是分析日志文件來獲得數據,但沒法排除蜘蛛程序等來源的點擊量,通常會比基于COOKIE的跟蹤方式獲得的流量數據更高。
3. 第1方COOKIE和第3方COOKIE:基于COOKIE跟蹤技術的統計軟件中,COOKIE本身也存在差異。 COOKIE分為第1方COOKIE和第3方COOKIE, 第3方COOKIE中的域信息設置為被訪網站以外的網站,因此通常會遇到閱讀器和安全軟件的攔截;而百度統計使用的是第1方COOKIE,從而能夠盡可能獲得更準確的數據。
4.地域劃分標準不統1:各統計軟件采取的地域劃分標準不1致。百度對IP地域的劃分已做到高精度更新,但盡人皆知,目前國際國內還沒有權威的地域IP劃分標準,且存在動態IP等情況,故可能致使您在查看流量分地域報告時存在數據差異。
5. 時間差異:各種統計軟件依賴的時間標準可能不1致,從而致使分時或分日的數據存在差異。
6. 閱讀器設置:閱讀器需要啟用 JavaScript、圖片和 COOKIE,優化助手才能獲得相干數據,其他統計軟件可能不受這些限制。
7. 部份來源的統計的支持方式:百度統計目前不支持統計來自手機WAP的訪問統計,故如有訪客通過手機上網訪問您的網站,百度統計將暫時缺失這部份數據。但我們已有計劃盡快完善統計來源。
8. 規則的設置差異:很多統計軟件都提供了流量數據過濾設置功能,根據不同的過濾規則,各種統計軟件終究獲得的流量數據會存在差異。
9. 跟蹤代碼添加問題:所有跟蹤代碼僅能夠獲得已安裝代碼的頁面流量數據,如果各種監控代碼所安裝的頁面范圍存在差異,則獲得的流量數據也會存在差異。
10.閱讀器緩存問題:閱讀器通常會緩存js文件:如果訪問您網站的網民不手動去刷新1次頁面,雖然百度統計的代碼已安裝成功但網民的閱讀器沒有更新js文件,這樣該更新后的js文件就不會被觸發,從而不能統計到這類網民的點擊。詳情請見這里
該怎樣做?
1)請您查看單個頁面在各個統計軟件的數據,比如首頁,如果出現較大差異請檢查代碼安裝是不是正確;如果差異不大則進行下1步排查。
2) 在各個比較的統計軟件報表中檢查所有頁面(已安裝代碼)的統計數據,以此來判斷是不是所有頁面的百度統計代碼都成功安裝。
1直以來我只是使用cnzz作網站流量統計。前段時間在論壇看到有人拿Google分析、cnzz、51la、百度等統計來講事,各有各的選擇,各有各的說法。
但到底哪一個平臺的統計數據更接近真實值呢?
我為了能更好的了解網站的流量情況,便1起選用了Google分析、cnzz、51la這3個統計。3個統計代碼都添加到網頁的尾部位置。
通過20多天的統計分析,我得出了以下幾個結論:
1、在界面的操作習慣上看,Google分析非常不合適中文用戶。Google分析雖然說是公認的強大,但操作界面千絲萬縷,關聯太多,給人感覺“很深奧”,很難看懂,難以弄清其中的來龍去脈。本著越簡單越好的原則,Google分析很難得到中文站長的青昧。
cnzz的界面很符合中文用戶的操作習慣,界面清新干凈,結構簡單分明,操作起來10分容易,加上界面的美工設計出色,廣告布局公道,看起來有大家風范,所以,cnzz的中文站長如此之多,就1點都不奇怪。
51la的技術很棒,在網站統計行業內有很豐富的經驗積累,所以,51la的某些模塊很受站長愛好,51la的用戶群和支持者也不在少數。不過,由于資金問題,51la1直沒有機會好好計劃和設計統計界面,廣告的版面布局有所欠妥,很多站長說“51la掉進錢罐子里了”。
2、穩定性方面,Google分析的穩定性無可置疑是最好的,我反正沒有遇到過Google分析宕機或出錯提示之類的問題。
cnzz的穩定性還算可以,偶爾發現登陸不了,或速度很慢的現象。由于程序問題,有時候會遇到cookie丟失,自動退出的問題。
51la的穩定性是1大問題,很多站長正是由于51la的穩定性不夠而離開51la的。我在使用51la短短幾天內就不止1次出現過服務器故障、自動退出、后臺登陸不了等問題。
3、統計數據方面,很多人不是10分關心統計數據的準確程度。其實也是的,1個小網站,沒必要太過關注網站的真實流量問題。
通過20多天的視察,我發現Google分析統計的流量最多,其次是cnzz,而51la的統計流量最少。
如果你的網站不到1000ip,可能沒有發現它們之間的差別有多大。但是如果你的網站有10000ip,就能夠發現它們之間的統計是有很大差別的。具體來講,如果cnzz的統計ip有8000,那末Google分析統計的ip就有9000左右,而51la統計的ip只有7000左右。
我個人比較信賴Google分析的統計,1是我覺得Google的統計技術應當比其他統計平臺的高,2是Google分析的穩定性比其他統計平臺好。其他統計平臺由于技術或服務器穩定性等因素,漏掉1些ip沒有統計進去也是正常的。51la的統計數據比其他統計平臺都少,與其服務器的穩定性不好有很大關系。
現在我還是在使用這3個統計平臺,不過主次有別,cnzz是主要使用平臺,Google分析作輔助使用,51la偶爾作參考作用。
今天我們就來講說百度在今年新推出的免費流量統計工具:百度統計 ,與之對照的是統計工具:CNZZ(含全景統計和廣告統計)。今天我們來橫向測評下這兩款武器。
1、基本的統計數據指標
數據指標是1切數據的基礎,反應了流量分析的廣度:
CNZZ各個報告的指標,以下:
1.時段分析:PV,獨立訪客,IP,人均閱讀次數、新獨立訪客、人均閱讀次數
2.搜索引擎、搜索詞:搜索次數、關鍵詞個數、獨立訪客、IP、人均搜索次數
3.來路頁面、域名:來訪次數、獨立訪客、IP、新獨立訪客、新訪客閱讀次數、站內總閱讀次數
4.受訪域名、頁面:閱讀次數、獨立訪客、IP、人均閱讀次數、平均停留時間、跳出率、進入次數、離開次數
5.地域、閱讀器等:閱讀次數、獨立訪客、IP、人均閱讀次數、平均停留時間
百度統計各個報告的指標,以下:
1.趨勢分析(時段分析)、來源類型、搜索引擎、搜索詞、推介網站、地域、閱讀器等系統環境報告:閱讀量、訪問次數、訪客數、新訪客數、IP數、跳出率、平均訪問時長、平均訪問頁數、轉化次數、轉化率
2.最常訪問、入口頁面、退出頁面報告:閱讀量、入口頁次數、退出頁次數、平均停留時長、退出率
3.還有1類專門針對百度推行的,指標除1)所列的指標之外,還包括:點擊、消費、平均點擊價格、平均轉化本錢、收益、利潤、投資回報率
點評:
1、CNZZ各個不同的報告提供的指標有1定差異,有針對性,不過比較混亂,體系不夠清晰。
2、百度統計各個報告的指標設立的較有章法,各個最細的報告上都提供了完全的網站流量和質量評價指標,但有點過于嚴謹,不過數據也算完全齊全。
3、在PV,UV,IP這些基本的統計指標上,百度統計和CNZZ沒甚么明顯差異,而在流量質量評價方面,百度統計采取了基于Session的統計方法,這點是比較科學的。
2、數據統計的維度
有指標,還不行,還要看可以從哪些角度來拆分數據。這決定了數據的深度:
CNZZ的統計維度基本上都是1維的,有少量兩維交叉:
1、1維:時間(按天、按小時)、搜索引擎、關鍵詞、來路域名、來路頁面、來路分類、受訪域名、受訪頁面、、閱讀器、分辨率、操作系統、語言、終端類型、插件安裝、回頭率、訪問深度
2、2維:搜索引擎×搜索詞、地區×網絡接入商
百度統計除各種1維統計之外,還提供了1些多維交叉分析:
1、1維:時間(按天、按小時)、搜索引擎、搜索詞、推介網站、推介網頁、來源類型、地域、、頁面分析、地域、閱讀器、操作系統、屏幕分辨率、屏幕色彩、flash版本、是不是支持java、語言、是不是支持cookie、網絡服務提供商
2、2維及多維:搜索引擎×搜索詞、時間(按小時)×(來源類型、搜索引擎×搜索詞、推介網站)×地域
點評:
1、CNZZ數據維度簡單,提供的地區×網絡接入商比較實用,但比較難做深入的分析。
2、百度統計提供的數據維度非常豐富,特別是時間×來源×地域的組合,可以定位到某1個外鏈分小時的流量變化,幫助很大,固然,系統上手難1點。
3、實時網站流量統計
很多草根站長都有盯著數據的習慣。看看這方面分別滿足的如何:
CNZZ:
1、最近15分鐘每分鐘的PV和IP數、總的PV,總的IP數
2、最近15分鐘的訪客訪問記錄
百度統計:
1、最近30分鐘每分鐘的PV和獨立訪客數
2、最近500條的訪客訪問記錄
點評:
1、百度統計的訪客訪問記錄,幫我把用戶的訪問進程都排列好了,而不像CNZZ是依照IP找,大家都知道1個網吧里出來的都是1個IP,查出來的訪問記錄那叫1個亂;
2、百度統計沒有cnzz那個最近15分鐘的數據, 不過它的最近30分鐘的Flash會自動刷新,這點還算方便
4、易用性和可用性
1、易用性方面:
CNZZ:界面上廣告比較多,但是大家都習慣了,操作起來比較簡單。
百度統計:界面簡潔,非常清新,沒有廣告,報告中的折線圖、餅圖Flash漂亮,特別是概況頁那個分小時的對照圖。
2、可用性方面:
CNZZ:中午的時候數據比較難查出來,偶爾還出點小問題。
百度統計:查詢速度挺快的,也較穩定,數據的存儲量還挺大的
點評:
1、CNZZ要掙錢,肯定得有廣告,不過這都還好,關鍵是偶爾出點問題這1點還是挺讓人抓狂的。
2、百度畢竟有很多服務器,帶寬也大,所以易用性和可用性方面,百度統計勝出。
5、高級分析和增值功能
這方面,內容很多,1般小站點用不到,可以說日IP小于100的不用往下看了,簡單做了羅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比較:
CNZZ:
升降榜:用于清查流量變化緣由的功能,提供了關鍵詞、來路、受訪頁面3個維度的分析
站內搜索:就是使用以后,在你的網站上增加1個浮出層,提示用戶還搜索過甚么詞來到你的網站,吸援用戶點擊,但是看起來用的人其實不多,多是對大多數網站用戶來講是1個干擾。
短信報警:可以設置流量超過或低于1定值,就發短信預警
廣告統計功能(廣告統計):可以設定某個特定來源點擊過來的URL,統計特定來源流量,或設定頁面上廣告位點走以后的鏈接,統計頁面鏈接被點擊的次數
轉化分析(全景統計):這個是收費的,可以設置1個用戶閱讀進程,看用戶在每個步驟上的流失率
點擊鏈接圖(全景統計):可以分析頁面上各個鏈接的點擊次數
頁面訪問軌跡(全景統計):可以分析帶來流量的頁面和帶去流量的頁面
行業分析:鏈向CNZZ的行業分析站點
站長工具:鏈向CNZZ的站長工具頁
百度統計:
升降榜:一樣用戶分析流量變化的緣由,提供了搜索引擎、搜索詞、推介網站、推介網頁、來源類型等多個維度的變化分析
子目錄:可以設定對部份頁面做單獨的分析,而且針對設定的頁面集合做全套的數據分析。
指定廣告跟蹤:可以設定在頁面URL中設定多個參數,分析制定來源的流量,用戶廣告分析
百度推行流量分析:與百度推行密切結合,能夠準確分析百度推行的流量情況
事件分析:在后臺設置,不需要修改前臺代碼,便可統計頁面上的各種控件被點擊的次數
轉化分析:可以設定1個目標和步驟,能夠分析各個來源的用戶到達目標的次數,和在實現目標各個步驟上的流失情況。
頁面上下游:可以對設定的頁面,分析其上游、下游頁面的關系;
整合百度指數:在搜索詞報告里,可以直接點擊查看這個詞的百度指數;
整合相干搜索詞:在搜索詞報告里,可以直接點擊查看與這個詞相干的10個熱門搜索詞;
搜索來路URL:在搜索此報告里了,可以查看每一個搜索詞對應的搜索URL;
百度風云榜:鏈接到百度風云榜
百度收錄量查詢:傳聞要出,提供最準確、最權威的百度收錄量數據,
熱力圖(開發中):提供鼠標在頁面上點擊的位置和鏈接。
點評:
1、百度是站長沒法忽視的重要流量入口,百度統計1旦利用起這1點優勢,將非??膳拢?/span>
2、百度統計的收錄量查詢、熱力圖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功能;
3、廣告分析方面,百度統計把來路廣告和去向廣告都整合了在1起,而CNZZ則散布在好幾個系統中,所以百度統計這方面的用戶體驗較好;
4、百度統計子目錄的分析非常靈活,CNZZ沒有類似功能,這1點我的朋友們反應挺多的;
5、CNZZ有短信預警這類功能,這個挺不錯的,百度的系統穩定速度快卻沒有這個功能,還是要好好改進下的。
總結:
1、往深了看,從百度統計的全部分析指標和分析維度架構(基于Session而不是基于PV,從1開始就以流量質量評估為切入點)就能夠看出來,它的志向是蠻高遠的,不是想做1個簡單的流量統計工具,而是1個流量分析和優化工具。事實上,國外的流量分析早就進入了網站分析的時期,用戶吸引和用戶保持并重早已經是共鳴,而國內還相對落后很多。最近幾年來,隨著愈來愈多的大企業開始重視網站分析,WAW活動的展開,1批獨立博客的興起,愈來愈多的人也接觸和認識了網站分析。所以說百度還是比較高明的,瞄準了這個市場,同時催熟這個市場。
2、CNZZ目前還沒有甚么清晰的盈利模式,而且CNZZ的全部分析結構決定了,它是第1代以PV為統計單元的流量統計工具。目前有很強大的用戶習慣和用戶基礎,不過技術和需求的潮流是不可逆轉的,關鍵是看誰可以盡快找到市場的爆破點。
3、從武器角度打個比方來講明現在的情勢,CNZZ就好比是1個刀,已被磨得很鋒利了,而百度統計則很有1些槍的意味,并且正在被不斷升級,如果配上百度輸送的子彈,估計也小覷不得。
上一篇 HDFS內存存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