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中關村在線》發表文章,題為“國產操作系統要來了:完全取代Windows”,讀后有感。
文章說:“中央政府采購網公布的信息顯示,截至2013年底,共有1.5萬余家中央單位通過“正版軟件采購網”采購各類正版軟件60萬套,金額超過6億元。”文章還說:”由于政府采購、央企用的是正版軟件,據估算,如果依照向微軟支付100⑹00元中的最低標準100元計算,中國每一年就要向微軟支付1筆百億級的巨款。”
面對如此誘人的市場前景,怎樣辦呢?文章說:“不過,這類趨勢也在改變。今年7月,2014年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協議供貨商名單中,國產軟件比例明顯增加,個人操作系統的名單中,有Deepin、SPGnux、中標麒麟(NeoKylin)、中科方德、優麒麟、微軟、阿里云、龍鑫等8家。”
10月29日,在京舉行的“中國操作系統利用推行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多個政府部委機構正在推動操作系統國產化替換工作,并且有時間表和線路圖,這將給國產操作系統廠商帶來最好的發展機遇”,公然給國內操作系統廠商”圈錢”打氣、鼓勁。
與此同時,微軟在中國大舉推動“微軟共有云Azure”,全然不理睬”國產操作系統”廠商的圍攻態勢,篤信未來是“云計算服務”的時期,微軟又搶先1步。
當前,發達國家政府提倡采購第3方“共有云”服務,以便節省政府開支,遭到納稅人的歡迎。我們該當如何呢?
上一篇 oracle查看和修改最大連接數
下一篇 項目管理學習筆記之四.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