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產品經理鄒劍波圍繞“需求”,談如何做好產品,他做產品經理的態度:做產品,要自己開心。以下是他的演講要點提煉。
1、思考需求
1、需求的本質是動機,而不是需要。
如果有人提出,“我想要付錢,出現在附近的人的最頂部”,其實他是孤單了,想要獲得關注。你給他1個功能“10塊錢置頂”,結果他花了10塊錢置頂以后,他還是孤單,由于他真實的問題是丑,所以他真實的需求是1款濾鏡或1個面具。置頂是他的需求么?不是,這是他的需要,他太丑,沒有人找他,他本質的需求是想要變漂亮,所以你可以提供1款濾鏡。所以我說需求的本質是動機不是需要。
2、你必須會生活,是潮人
潮流是甚么?張小龍說過:“潮流是為了讓人不落伍,是比性還重要。” 微信剛出來的時候,沒有關系鏈,你為何還用?由于微信在當時是1個潮流,大家都在用,當大家都在搖的時候――由于“搖”這個動作看起來很色情――會讓你注意到。你就會發現,哎,他在做甚么,我也想試試,萬1這50個人都試了,我沒試,我就落伍了。所以為何用微信,由于微信在很多時間節點上是引領了潮流的。
3、你只懂自己,但要試圖多理解他人
只有你自己感覺最痛的需求,你才能說服開發去如何如何,由于他能夠感覺到你的情緒,如果你能用情緒去感染他,他也感覺到痛,那你就成功了。但是用戶是群體,特點是思惟簡單,沖動、情緒化、易怒、跟風,而且類型復雜。雖然你沒法每類人都理解,但是你還得試圖多理解他人。產品經理最關鍵的特質就是同理心。
4、戰略,競爭對手,NO!
第1,別從戰略動身思考具體需求。戰略決定方向,用戶決定需求,具體需求要結合場景。第2,別從競爭對手的功能動身。“陌陌”已讀狀態反饋功能,這功能
如果您覺得本網站對您的學習有所幫助,可以手機掃描二維碼進行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