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馬航MH370失聯時間已經超過2周,我們在為乘客祈禱的同時,一些云計算方面的專家和學者也從專業的角度紛紛出謀劃策,避免類似的悲劇重演。一些專家呼吁利用現在的無線寬帶、云存儲等技術實現飛行數據實時對“云”傳輸,如果能把黑匣子記錄的飛行數據和艙聲錄音傳輸到云數據庫,將有助于有關部門在飛機遇到緊急情況時盡早定位并采取相應措施,本文轉載自中國云計算網。
以下為原文:
據新華社特稿(劉一楠)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聯超過兩周,俗稱“黑匣子”的飛行數據記錄器據信耗電過半,其脈沖信號只能再維持兩周左右。一些航空專家提出,黑匣子誕生于上世紀40年代,如果把它與21世紀新興的無線寬帶、云存儲等技術結合,實現飛行數據實時對“云”傳輸,眼下飛機失聯難尋的困境能否不再出現?
實時傳輸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前主席馬克?羅森克認為,從馬航客機失聯和2009年法國航空公司AF447航班失事的搜尋行動來看,當今國際航空界采用的飛行事故調查流程已經過時。
“這是5年內第二次出現我們必須等待找到黑匣子的事故,”羅森克說,“我們必須把事故調查的理念和技術提高到21世紀?!绷_森克提出,如果能把黑匣子記錄的飛行數據和艙聲錄音傳輸到云數據庫,將有助于相關部門在飛機遇到緊急情況時盡早定位并啟動調查,特別是飛機在民航雷達覆蓋范圍之外飛行時。 “是時候把黑匣子送上‘云’了,”霍華德大學機械工程學教授奧利弗?麥吉說,“對于那些飛越印度洋或巴西亞馬遜(平原)等廣闊區域的航班來說,至少應把最基本的飛行數據送上‘云’。”
“成本太高”
一些航空專家和企業界人士提醒,技術層面上,實現飛行數據對地面或對云數據庫的實時傳輸完全有可能,但這一變化面臨運營成本增加和帶寬分配限制等挑戰。
另外,在美國國家安全局等西方情報機構大規模監聽項目的陰影下,傳輸艙聲錄音是否會導致個人隱私泄露,同樣令人擔憂。
現階段,全球大部分民航客機裝有通信尋址和報告系統(ACARS)。它通過甚高頻無線電或衛星信號,周期性地發送發動機等主要部件參數報告,能夠為事故調查提供部分依據。
一名航空企業高管說,“全世界每天飛行9.3萬架次航班,(實時傳輸數據)成本太高了”。
還需10年?
面對資金和帶寬瓶頸,羅森克認為,可以嘗試把最重要的一部分飛行數據、而不是所有數據傳輸到云數據庫,或者采用間歇性傳輸、而不是實時傳輸,以節省帶寬和成本。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前成員、空軍退役飛行員鮑勃?本宗提出,另外一種成本較低的改進方法是,加裝能夠在海上漂浮的定位設備。路透社報道,現階段,包括C―5大型運輸機在內的一些美國空軍飛機已安裝能夠漂浮的黑匣子,原因是這些飛機經??缭酱竺娣e海洋飛行。
一些航空專家透露,基于衛星通信的新型空中交通管理系統有望今后幾年應用于歐美和亞洲地區。與眼下使用的雷達管制系統相比,衛星系統在追蹤航跡、監控客機飛行系統方面的能力顯著提高。不過,業界預計,衛星系統在全球范圍普及至少需要10年。
以“
云計算大數據 推動智慧中國 ”為主題的
第六屆中國云計算大會 將于5月20-23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辦。產業觀察、技術培訓、主題論壇、行業研討,內容豐富,干貨十足。票價優惠,馬上
報名 !
原文鏈接: 把黑匣子送上“云” 失聯困境能否不再 (責編/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