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N移動:請講講你們是誰?你們以往的從業經歷?
張海龍:Coding是由我和原來開源中國的部分團隊創辦的,目前團隊18個人,有來自微軟,新浪,騰訊等主流互聯網企業的人員加入,也有一些自由職業者加入。我們還有一些硅谷的小伙伴正在加入我們的路上。Coding團隊絕大部分是技術人員,占到80%。我們最初團隊的成員一直在做開發者服務相關的工作,包括開發者社區,代碼托管等等。
CSDN移動:為什么要做這樣一個工具/服務?開發者有什么樣的需求?
張海龍:云計算是大勢所趨,越來越多的應用依賴云計算,人類的生活也在云端化。由于我們一直在做開發者相關的工作,我們認為開發者的工作也是可以云端化的。所以我們就想著把軟件開發這件事情搬到云上去。目前,軟件開發很多時候是需要配置各種環境,服務器,還要對這些服務器和環境進行維護,非常耗費時間。如果我們把開發者所需要用的工具和服務云端化了,那么這些瑣碎的事情就可以不用考慮了,開發者可以專心寫代碼,專注于業務本身。而且,云端化以后,即使更換開發設備,也不需要重新安裝任何環境,團隊之間的協同工作也變的容易。我們一直說將來的場景是,開發者可以隨時、隨地的寫代碼,只要有一個瀏覽器就可以了。
CSDN移動:這個工具是針對移動開發的哪一個環節?在這個環節中,現在是一種什么狀況?同行?競爭對手?格局是什么樣的?
張海龍:Coding 從某種意義上是希望改變軟件開發的方式,以前我們都是在本地或者局域網環境中做開發,將來我們可以在云端做開發。從軟件工程的角度來看,Coding 是覆蓋軟件開發全生命周期,從開發到測試,到集成等等。但是 Coding 只做研發(Development)階段的事情,不做生產(Production)階段的事情,例如部署,運維等等。目前做開發者服務的有很多,但是跟 Coding 完全一樣的還沒有,有一些團隊在做代碼托管相關的服務,類似于國外的 github ,但產品的理念跟 Coding 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CSDN移動:產品做了多久?什么時候推出的?
張海龍:Coding 這個產品醞釀了很久,我從2013年下半年就一直在思考相關的問題,但是真正寫代碼是2014年3月份才開始的。Coding.net 這個平臺正式推出是在2014年7月16日。截止今天(2014年7月30日)我們已經有接近8000的注冊用戶,增長量還可以,我們也沒有做什么廣告,主要是社交媒體傳播和口碑傳播。但是我們也意識到了一些問題,比如大部分用戶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過來的,因為一個新的平臺要讓大家接受是需要沉淀的,所以我們下面的主要精力會放在讓用戶在 Coding 平臺正式的做一些項目開發,把用戶沉淀下來。
CSDN移動:針對產品與需求,你們做了些什么?從第一個內測版本,到現在?開發這套系統有什么技術門檻?有什么坑,怎么邁過去的?近期還將有哪些改進?
張海龍:Coding 是給開發者用的產品,我們自己也是開發者,所以對于產品需求的把握還是比較容易。有難度的是,怎么把需求變成好用的功能,這就考驗產品的能力了。我們的開發方式是快速迭代,自己先用,用了覺得沒問題了就推出去給用戶。Coding 目前主要有四個模塊,項目管理,代碼托管,運行空間,質量分析。其中項目管理和代碼托管是我們自主研發的,編碼的工作量比較大,也考驗系統的架構。運行空間和質量分析是基于開源項目做的,基本的功能是現成的,我們的主要工作是把功能變的更好用,重做 UI,修補 Bug 等等。Coding 是按照大規模分布式系統的架構去設計的,所以一開始難度很大,需要考慮整體架構的可擴展性,穩定性,以及每一個模塊的集成問題。最初進展緩慢,而且內部試用的時候有很多的問題,例如代碼托管和運行空間怎么整合。還有就是開源軟件的坑是很多的,表面看起來什么功能都有,但是你按照產品標準去看的時候,發現很多問題。我們曾經被 Cloud Foundry 一個網絡層的 Bug 坑了很久,花了兩周時間去解決。Coding 上線到現在收到了很多反饋,我們近期將針對這些反饋做出調整。在功能性方面,我們會對現有的功能做一些加強,近期并不會推出更多新功能。
CSDN移動:如何收費,盈利模式如何?
張海龍:所有云計算產品的收費方式都差不多,例如 github 就是提供付費功能和企業私有云的部署,我們將來也會采取這個策略。我們以前說互聯網免費為王,但我感覺在云計算時代,免費已經不是萬能鑰匙了。很多用戶是希望你收費的,因為他們需要有保障的服務。而且云計算把以前的工具和產品都在服務化,通過服務收費是一件非常順理成章的事情。
CSDN移動: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何?工具/服務的方向,該格局發展趨勢,該領域的未來暢想?
張海龍:現在云計算的產業非?;?,有非常多的大公司在做云計算相關的項目,也有非常多的創業公司選擇了云計算領域,我們也算是其中之一。我認為云計算是一種跨時代的技術,業內稱之為 Generational Shift,也就是說 PC 時代,獨立的計算硬件時代即將過去,我們將進入云計算時代。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以及大數據是相輔相成的。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推動了云計算,云計算的發展又推動了大數據。目前市場對于云計算還有一定的觀望態度,主要是對于安全和隱私的顧慮。所以我希望所有云計算領域的廠商一起來規范市場環境,讓用戶能放心的使用云計算技術。
【《近匠》歐朋流量寶,工具類應用開發之道】《近匠》第56期,歐朋流量寶是Opera主導研發的手機流量管理應用,它通過技術手段對流量壓縮、節省和管理。歐朋流量寶團隊橫跨中國、美國、波蘭、挪威。產品工程負責人周元林與我們分享了他團隊協同方面的經驗。
【《近匠》Bmob:免費無限制的公有云服務】《近匠》第55期,越來越多的移動開發者開始關注mBaaS云服務模式,我們已經采訪過多家mBaaS服務商,本期近匠對話mBaaS服務提供商――Bmob CEO何少岳,作為早期進入mBaaS領域的服務者,Bmob有什么新的變化?
【《近匠》LegendTech:AR技術現已加入15元豪華午餐】《近匠》第54期:在世界杯期間,某餐飲連鎖品牌推出了一款AR足球游戲。如何使用Unity+Vuforia搭建了一個增強現實的游戲開發環境?該技術團隊負責人將與我們分享了AR應用開發中的寶貴經驗,和對AR技術交互性的理解。
回顧更多內容及線下開發者活動信息,請關注mobilehub公眾微信號(ID: mobilehub)
尋求《近匠》免費報道,請私信:@CSDN移動,或發送郵件至mobile#csd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