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電視劇里曾經有這樣一個畫面:一個大商人(那時候他還只是個青年人),從一個人的手里買了一張地圖,看著地圖,他心里在想,我也要把生意做遍東西南北(那時候是古代)。
前幾天讀書還讀到一段話,我理解成:每個人的思想都有自己的地圖,只是有的人,是用自己的‘地圖’去套他眼里的世界。如果眼里的世界不合他心里的地圖,那么就以這‘地圖’為規則,(在自己的心里)把眼里的世界用自己心里的‘地圖’去看。另外一類人,是當發現自己的‘地圖’無法理解‘眼里’的世界(這個世界,并不僅僅是眼晴‘看到’的世界,還有‘思想’所能領會的’世界‘)之時,就會適當地修改自己的’地圖‘。去發展自己的’地圖‘。
身為一個程序員,如果把我會的技術,畫在一張紙上,想來也會是‘一張’地圖。我就在想,如果單從‘技術’而言,我‘應該’看到什么樣的‘地圖’?我‘應該’如何發展自己的地圖?
當年那個大商人為了經商,九死一生,這才把他家族的生意做遍了天下。以此衡量,發展技術也是有‘風險’的。要付出的代價是‘時間’的代價,還有‘一段時間’之后的工資的代價。將要發展的技術,如果恰好與自己原有的技術相合(一脈相承),領會就會相對快,但是對思想未必有‘跨越’式的進步。如果與自己原有的技術從根本上不同(思維方式不同),那思想將會有’跨越‘式的進步,可是究竟何等才是最好的方式,需要仔細衡量才能做出最好的決定。
任何一種技術,我覺著就當年(以及幾年后),都有他所能適應的最佳的’深度‘。就像有的技術,做的就是前途(以及’錢途‘無量),有的技術,也只能做一個平凡普通的程序員。(雖說大部分技術學到最高的境界,難分高下,但是,在發展的階段,他們所能從事的領域的前途,還是有極大的不同)。
要選擇是‘根本性’的進步,還是‘漸進性’的進步,主要和個人性格有關。不能一概而論。
一個人,也有他自己最適合的技術。就像自己的‘性格’之于‘朋友’(如果把會的技術,也看作一個朋友)。
如果朋友不合自己的性格,那也只能做到點頭之交。如果朋友和自己性格相投,那才能有高山流水的知音之感。
但愿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性格的(技術)。
但人生,不僅僅是靠技術(雖然在事業起步的階段,技術的發展占了很大的比例)。但是當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要想在事業再進一步,90分和95分的技術,差別就不太大了(如果滿分100)。
此時需要的就是思想的’深度‘和’廣度‘。我以后要多反思,我除了技術,我都’知道‘些什么,我都’擅長‘些什么。這些知識,有多少,可以用于事業的發展,有多少,可以用于情操的陶冶,有多少,只是為了娛樂而掌握。這些知識,應該如何在以后的日子里,分配時間去學習,去錘煉。
看的’多‘了,才能清楚(或者說‘更為正確’的)知道,自己需要學習什么(技術,以及其他的思想)。
為何有此想法呢?因為前幾天在書里看到如下場景:一個女飛行員(外國的),小時候的夢想就是當一個飛行員,經過艱苦的努力,終于當上了飛行員,飛了有一千多小時,成為了一個很出色的飛行員。出于各種原因和丈夫離了婚 ,想再找一個丈夫。結果她新的戀人喜歡上了別人,她就開了一千多公里的車,傷害了她新戀人所喜歡的人。(最終,造成了她,她戀人,還有她戀人的新女友)三個人的人生悲劇。
可見,只有‘技術’,未必能支撐起‘事業’的大廈。
一個人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事業的高度和延續的時間。
上一篇 如何培養自己獨特的領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