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周中,研發頻道的熱門文章有:分析比特幣背后的數據算法,搶占背后巨大市場先機、Meteor PK Django,誰更適合開發實時Web應用?學編程就像選家具:去宜家還是從種樹開始?Java 8最終發布日期敲定,即使有bug也要發布。
1.Java 8最終發布日期敲定,即使有bug也要發布
Oracle公司計劃于2014年3月18日發布Java 8,這一日期已經敲定,即使屆時該版本中仍存在一些小的bug(“非致命”bug),也要按計劃發布。 這一消息來自Oracle公司的Java 8版本發布經理Mathias Axelsson,他在周一的郵件列表中表示,在發布日期到來之前,將優先考慮修復“致命性bug”,“非致命性”bug將考慮在后面的升級版本中進行修復,不會影響到新版本的發布日期。
目前Java 8開發團隊正在緊鑼密鼓地修復該版本中的已知bug,以便確保能夠按照原計劃在1月23日發布一個RC(候選)版本。
在奧巴馬都號召大家學編程的年代,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個行業中,當然也有人好奇,到底該如何學編程?有人把學編程比作挑選家具,但前提必須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樣的家具?
直接修改WordPress主題就好比是去宜家,自己動手編寫一個Web框架就好比種樹,通常都是因為沒有自己喜歡或者現成的“樹”。無論是自己“種樹”還是直接選擇現成的,你都必須決定自己想要的家具。 碼農、黑客、程序員、開發者和計算機科學家的區別? 你可以認為這些詞的意思都一樣。也許你還聽過Geek、nerd和dweeb,但知道他們的不同還是非常重要的。了解這些不同你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你到底所屬哪一個層次: 如果你已經接近其中的一個層次,你可以想想今后應該朝哪個方向邁進。
有人經常問技術專家Arun Ravindran,Django是否支持單頁面應用或事件驅動型架構。起初,他認為開發實時應用,服務器端有多種方案可選,前端可以采用JavaScript MVC框架。其中Django可用于服務器端的開發。但當Arun Ravindran了解到Metero,并對它進行嘗試后,他的看法改變了。他認為Metero具有強大的力量,可以徹底改變現在的Web開發。傳統Web框架(如Django)是否真正適合開發實時Web應用?Arun Ravindran為此專門寫了一篇文章《Real-time Applications and will Django adapt to it?》,文中對Django和Metero進行了對比。
對于大量Web應用來說,Django是一個很優秀的解決方案。但隨著實時更新需求的高漲,實時Web應用需要現有的Web框架做出相應改變,如Django。現在的解決方案需要大量組件,有時還需要重復編寫相同代碼。像Meteor和Derby新一代解決方案可以很好地滿足這些需求,并能進行快速開發。但實時應用的設計和可擴展性依然不太理想。
4.分析比特幣背后的數據算法,搶占背后巨大市場先機
從去年的Overstock.com接受了比特幣付款,比特幣ATM開始投入使用等等,我們可以看出,今年比特幣可能最終將走向合法化。但比特幣以及其他同類虛擬貨幣(如Litecoin、Peercoin以及Dogecoin)最有魅力的地方應該是它的核心數學算法。
值得提出的是,適合比特幣網絡的應用類型,以及其中潛在的問題,才剛剛有些清晰。比如Namecoin,它使用自己的Blockchain技術創造了安全的域名系統,用來替代標準的ICANN域名注冊。這是一個很棒的想法,但可借的是,它并沒有阻止“網絡蟑螂(Cyber Squatter)”瘋狂地搶注并售賣這些域名。
目前關于比特幣的大部分討論都圍繞在它作為貨幣的使用上――比特幣與真實貨幣的價值,以及政府是否會接受比特幣的合法性。但基礎數學有著強大的力量與實用性,遠超其在比特幣金融應用中的表現。觀察該領域的發展,最終遠離或與電子貨幣結伴而行,將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5.開放數據:2014年最熱門的競爭領域
今年伊始,技術作家Joel Gurin推出了自己的專著《Open Data Now》,同時宣布展示開放數據企業訊息的網站“OpenData500”同步上線。一系列動作都預示著2014將是開放數據領域重要的一年。此外,OpenAPI對于推動這個領域的革新浪潮也起著重要作用。
開放數據的優勢之一就是基于免費、開放的數據構建可行的商業模式。近幾年,企業家正為現有的數據尋找新的利用方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使用開放數據,未來五到十年,使用開放數據的企業將隨處可見。
“OpenData500”網站項目由NYUGovLab管理,除了展示以開放數據驅動的企業外,還將探尋這些企業的商業模型和盈利方式。首批企業列表已經公布在網站上,待所有列表統計結束后,將增加更多詳細信息。
Gurin認為,進入開放數據領域的門檻并不高。開放數據免費且可訪問,要想在競爭中獲勝,重點是對開放數據進行創新,并發掘它的全新使用領域。賦予數據新價值的先進分析技能在市場中的價位將越來越高。
6.如果你是CEO,你打算給自己開多少工資?
如果你是創業公司的老板,你打算給自己一個月多少工資?根據Compass使用基準測評工具從全球11160個創業公司那里獲得薪資數據來看,在硅谷,75%的創始人每年給自己的工資少于7.5萬美元,66%的創始人的年薪少于5萬美元。平均下來,全球的創始人年薪從印度的30208美元到澳大利亞的72363美元不等。
記得在2008年的時候,投資人Peter Thiel就提出這樣的設想:CEO的低薪是這個初創公司能否取得成功的最佳預測指標。
或許你會這樣辯論:公司能否取得成功,主要是在于有沒有顧客購買這個公司生產出來的產品,而不是取決于支付給CEO多少工資。不過,對于一個有責任感的創始人而言,具有成本意識是相對明智的心態。似乎大多數創業公司的CEO對待自己的薪水這一問題上都有這種想法。
“CEO的工資越低,公司取得成功的幾率就越大。”
“也可以這么理解,CEO的薪水高低基本上就是給其他人的薪水設置了一個上限。如果CEO的薪水被設置在一個較高的水平,那你就應當相應的給屬下更多的錢。而公司的收益多少基本上是和公司股東的權益是在同一等級的利害關系線上的。”其它精彩看點:
前車之鑒 十二個年度最差設計網站匯集
【信息圖】專業Web設計師和業余設計師的發展狀況并不協調
盤點2013:最優秀的HTML5&CSS3設計【多圖】
AMD:未來PC將同時搭載Android、Windows雙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