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國內最大規模的創客盛宴“2014 Shenzhen Maker Faire”在深圳蛇口南海意庫正式拉開帷幕。來自世界各地的百余個各具特色的創客團隊在這里展示最新最酷的硬件產品。同時,有近30位來自Make、Arduino、Intel Lab、PCH Shoplocket、Atmel、Sparkfun、InnoConn(Foxconn)等企業、學校和硬件創業團隊的嘉賓在4月6日、7日進行演講,分享干貨與前沿思想。
圖:Arduino的聯合創始人兼紐約大學ITP研究生課程教授 Tom Igoe
在第一天的主題演講上,Arduino的聯合創始人兼紐約大學ITP研究生課程教授 Tom Igoe分享了Arduino與ITP的關系,并結合紐約大學ITP項目示例,闡述Maker的意義與價值所在,強調人文與科技結合的重要性,“不僅要關注技術,更要超越技術”。并深度剖析創客的未來方向與決定智能硬件能否真正發展起來的核心關鍵點。
Arduino與ITP
ITP是Tom Igoe在紐約大學教授的一個兩年的研究生課程,主要是教不同專業的人怎么來做交互科技。ITP的學生來自藝術、科技、社交、營銷、經濟、政治等各個領域,所有專業的人一起參加課程。由于并不了解彼此的背景,不知該怎么溝通,因此,最大的挑戰就是互相交互,介紹自己。而ITP所做的就是把這個想法傳達給他們,讓他們進行自由分享,這就是社交環境。
創客,因何而創?
在演講中,Tom Igoe還列舉了幾個ITP學生的例子來分享他對于創客運動的創意想法及遠見卓識,以及創客因何而創的核心理念。Tom Igoe表示,ITP所做的,就是不光用技術來做工具,更是用它來表達自己。而所謂的物理計算,就是讓人學會思考。建立交互系統,是通過了解某個人干什么,從而推測他們物理上要做什么。在歷屆制匯節上,Arduino都會讓大家思考什么是技術,其實通俗來講,就是人們做的是什么,物理上可以做什么,有什么能力?所以,我通常都會教他們找到正確的傳感器和工具,來介紹自己并進行互相吸引與了解。
創客,不需要關注太多的東西。只要覺得好看好用,能夠改善生活,就可以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技術的目的各有不同,有時候,我們用技術來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讓自己的家庭變得更好,有時候,我們也會用這些東西來幫助別人,或者僅僅是為了探索,滿足自己或團隊的求知欲。利用技術有各種原因,但說到底,不光要關注技術,更要超越技術,這樣,才會做出個性化的東西。
創客的驅動力:自己動手、應用技術、社區、手把手教學
在ITP教學過程中,我會讓學生來做博物館展覽。說到展覽,在視覺上究竟是怎么來看的,我們很難解釋。但通過自己DIY項目,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夠明白視覺感官的整個過程,也了解到不同的人是如何觀看的。這是創客技術的驅動因素中很重要的一點。
對于創客,還有一點也是非常重要,就是必須對應用技術感興趣,而不是只做個純粹的工程師。我教書多年,用過很多不同的工具,也看到有些軟件學起來很不容易。正因如此,我才要自己動手編寫制作工具,來讓所有人只需直接使用我所制作的工具,就能開發出自己想要做的產品。
創客運動所包含的,不僅是智能硬件,更有軟件與社區的結合。社區的概念非常重要,沒有這樣的社區,Arduino是不會出現的。另外,就是手把手的學習和教育,沒有這一點的話,即使做了也是很難成功的。知識、技術?創客究竟需要掌握什么?
大家經常會討論編程、技術方面的知識,我們也看到了很多非常著名的編程人員。但在這里所說的“知識”究竟意味著什么?我們所講的知識是很籠統的東西,而非技術工具。技術工具是一個很專業的存在,需要培訓,它和我們日常語言不一樣。我們可以用信息、莎士比亞式、看笑話式等各種各樣不同方式的語言來形容事物。比如此次來參加Maker Faire,我當時簽證的申請很難,后來我就問我的學生說,這表格該怎么填?“Igoe”用中文該怎么說?他們說應該叫“愛狗”,于是,我就有了一個叫做“愛狗”的新綽號,這就是語言的精髓所在。
我們學語言的時候,不是為了使用它,而是為了能夠進行信息傳遞。也就是說,利用技術語言本身并不具備任何的創意性,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改變!Arduino很好,但我們可以做得更好。目前,我們還遠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與目標,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仍然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不需要讓大家成為優秀的編程者,而是把我們的程序變得更好,能夠盡情地使用,這就是Arduino所期待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