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易時移,現今的科技發展一日千里,軟件測試這門科學也到了該進行革命的時候了,“這是變革者的路!。”Bhumika Mehta的這篇文章很好的詮釋了為什么軟件測試需要變革以及如何進行變革。他認為,軟件測試需要的就是想法與創意。沒有想法的測試人員可能在測試這條路上不會走得太遠。
用戶變得更有想法:
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用戶與客戶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破除商業薄弱環節的競賽在激烈地進行著,企業者們煞費苦心地去想爭奪市場和討好用戶,時間、成本、產品本身都是孕育商業里程碑的重要營養元素。
對于用戶和客戶來說,你的產品是否足夠完美,是否兼具美學觀感,是否值得信賴都是他們目前所關心和關注的。此外,客戶對自己提出的要求更為明確更為苛刻,不再是含糊不清亦或語焉不詳而將就附和。
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軟件測試方法亟需改革創新以滿足用戶思維和觀念上的轉變需求。
我們不妨先問問自己幾個問題: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們還在等待什么?現在就該即刻動身去計劃,去執行,去改變,去觀察,去記錄。
技術每天都在轉變:
當初桌面系統橫行的時候,移動端的軟件應用還只是襁褓里的娃娃。時過境遷,如今人手一機,特別是智能手機,成了地鐵、公交上獨特的詠嘆調。移動端的軟件測試完全有別于傳統的測試范疇,我們必須適應這種轉變。
應該嘗試的事情:
工具常有,但魯班不常有:
自動化的需求日漸增長,成為衡量軟件測試員優劣與否的標尺。但實際上并非想象的那么美好。任何工具都不能替代人的意志。好的工具固然能事半功倍,但是若沒有其背后人的想法和努力,再好的工具也只是花瓶。沒有工具可以完全脫離人而獨立工作,至少目前仍然如此。
市場上過百款的新工具和套件可供選擇,但時間對于測試環節依舊彌足珍貴,所以自動化是個必然選擇,但必須與人和諧共處,通力合作。
應該嘗試的事情:
有多少人會認同――若減免考試壓力,會使我們學得更多走得更遠?或許多年后再回首,純粹的應試學習換來的只是冰冷冷的通過與不通過,對實際工作或職業的幫助實在。我不是對認證考試有個人偏見,但其不能成為衡量技術高低的全部。受時間所限,考試中并不能完全反映個人的真正實力。放之于軟件測試,時間意味著成長。
但不論高低,成長是個必然之物。隨著閱歷的沉淀與經驗的累積,我們的技術和為人處事會相應增加了厚度。過去所犯的種種差錯都應該好好反省與保持警惕,避免重滔覆轍,重復犯錯,這會使我們少走不少彎路。
生于憂患:
開發主管或經理或許可以從基層代碼工作中抽離,但對于測試經理來說卻應該始終工作在第一線。當我們想忘卻基本技能時,我們同時也會被職業生涯所忘卻。即使擁有再豐富的測試經驗,我們都應該一如既往地做好測試的本職工作。
應該嘗試的事情:
寫在最后:
無論本文怎么論述,軟件測試需要的就是想法與創意。沒有想法的測試人員可能在測試這條路上不會走得太遠。所以要學會思考。研究那些與自己有關的真正的產品,換位思考如果這是你的產品,你會怎么做,你會如何測試。同時,要把溝通與報表分析技能武裝好。一個不懂溝通與閱讀報表數據的測試人員,同樣會走得比別人艱辛。
英文出自:Softwaretesting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