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N.NET 付江/文 日前,微軟開發平臺事業部全球資深副總裁潘正磊(Julia Liuson)從美國總部回到北京參加TechEd2013,在大會現場,潘正磊接受了CSDN的訪談,對于微軟研發團隊如何運用DevOps模式、對開源的態度、Visual Studio 2013的移動開發能力、開發者的轉型、.NET的未來以及記者提出的各種問題,潘正磊分享了精彩觀點。
微軟開發平臺事業部全球資深副總裁 潘正磊 CSDN配圖
記者:微軟如何支持DevOps?微軟的優勢在哪?
潘正磊:DevOps是一種新的方法論,我看到很多中文把它翻譯成敏捷的運維。微軟美國總部不論是Bing團隊、Office團隊、Windows
Azure,或者是微軟自己做服務的時候,都采用了DevOps模式。以Visual Studio
Online為例,我們沒有一個(單獨)的運營團隊,只是開發下面有幾個人,萬一有突發事件,他們會做在第一時間處理。緊急處理之后的其他問題會由各部分的開發人員接手,這實際上是通過DevOps把兩個部門并成一個部門的情形。
因為Visual Studio
Online架構在Windows
Azure云上,(本地端)沒有服務器,或者是硬件設備需要去處理。而Windows Azure本身會由GFS(Global
Foundation
Service)維護,由他們負責管理全球的數據中心。在(產品)發布速度非??斓慕裉欤挥虚_發團隊真正承擔運營責任的時候,才能保持在開發和運營的時候高質量交付,這是DevOps的精華。
另一方面,將DevOps這套理念放到開發桌面產品上,這也是一個創新。如果想讓開發者在第一時間反饋產品的體驗,我們會將它發布到MSDN或者下載中心。Visual
Studio新版本今年做了四次(大)更新,期間將用戶反饋和產品運行中的數據反應到迭代的版本里。
微軟有個有名的傳統,總是把自己內部先使用過、并且覺得成熟的產品才拿出來給到業界,我們內部稱之為“DogFooding”(吃自己的狗糧)。
值得一提的是,Visual Studio Online有一個預覽的功能叫做Application
Insight(程序洞察力),它在每一臺運行的機器上面裝一個Agent,它可以把運行中的數據匯總到一個Dashboard上,幫助開發者監控運行情況。如果有突發事件,可以把它連接到上一次部署之后,包括部署的時候有哪些代碼變更,能幫助開發者快速解決運營中發現的問題。這個能力是其他公司不太具有的。Application
Insight可以作為一個服務跑在微軟的云服務上,不論你的程序是在本地部署,還是在云架構上都可以適用。這種混合的提供能力很少有其他廠商能夠做到。
記者:我們看到微軟正在將更多開源軟件引入到自己的平臺上,未來還有哪些后續計劃?現在微軟如何看待開源?
潘正磊:微軟對待開源的態度跟兩三年前業界的傳統觀念已經大大不同了。我們今天在Windows Azure上演示,上面啟動的是Linux。另外,我們還用安卓或者iOS來演示應用。包括ASP的開源,人們可以看到微軟在對待開源上的改變。開源技術是整個技術環境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微軟有參與開源的技術(能力),并且有足夠的經驗,未來在開源規劃上會有更大的動作。微軟美國有一個OpenTech公司,專門幫助處理敏感性的開源內容,正在考慮會在中國放一個類似的機構,聽取更多的信息。
記者:我們看到微軟在新推的Visual Studio 2013功能中明顯加大了對移動開發能力的支持,包括通過Visual Studio結合Xamarin利用C#語言來構建跨平臺(Android、iOS)移動應用,這些直接“遷移”過去的應用和原生應用的用戶體驗是否有差距?
潘正磊:Xamarin技術核心是這樣,很多應用程序里有很大一個比例代碼,這部分核心我們叫做商業邏輯。這一部分經常會占到70~80%的代碼量,不管在哪個平臺上運行,它都是最后的Core。例如Model View Controller (MVC)模式,除了View,Model和Controller這兩部分,在哪個平臺上都是一樣的。接下來是專門針對不同平臺的View。通過Xamarin會將跨平臺的代碼編譯成本地的執行碼,效能和用戶體驗會非常好,因為它就是一個本地的Android和iOS的App。
記者:我們看到Visual Studio有很強大的項目管理和異地協作開發功能,包括Visual Studio本身的開發也是用到了Visual Studio,能詳細談一下嗎?
潘正磊:我們整個Division都是用自己的TFS和Visual Studio,整個大的部門大概有2000人左右,全部的團隊都放在三個星期的迭代計劃上。每三個星期做完之后就會出一個DogFood的Build,整個部門的人基本都要求大家做到DogFood,這些產品我們自己天天都在用。
記者:大量的微軟.EXE軟件開發人員面臨向Windows Phone和Windows 8的(商店應用)的轉型,這種轉化過程對他們門檻如何?
潘正磊:應該沒有門檻。不論是C++還是.NET開發者,依然可以用.NET框架,不論是做客戶端或者是App編程,很多API都是完全一致的。對于一個開發者來說,門檻實際上相對非常低。
記者:微軟的研發團隊能推出很多具有創新功能的產品,微軟如何把握這些新的技術趨勢或功能點,微軟內部是不是有一個專門有一個市場調研團隊,根據用戶需求來開發新的功能?
潘正磊:以Visual Studio為例,我們并沒有一個專門的團隊只做市場調研,我們是有標準(通用型)的市場團隊。研發團隊也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去跟用戶交流,得到他們第一時間(對產品)的反饋,這也是研發團隊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
記者:微軟對.NET技術的未來是如何規劃的?
潘正磊:.NET是微軟的基礎技術,在過去十年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論開發者做客戶端或者服務器端開發都有統一的.NET平臺,我們應該利用.NET技術的優勢,未來提供一個更適合于設備和服務的.NET。開發者可以用現有的技能開發更適合于設備和服務的程序。微軟在美國發布Visual Studio 2013的時候做了一個演示,用.NET開發的Windows App,同時啟動在兩個Surface上運行,一個沒有經過優化,啟動比較慢,另外一個是編譯成本地語言的.NET,啟動非常快。這是我們正在做的,還沒有正式發布。這次演示我們是為了讓所有的開發者一睹為快,讓他們知道微軟在.NET上的投入非常大。在Windows平臺上有大提速,這不需要他們做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