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在浪潮2014創新數據中心全國巡展的首站-浪潮集團大本營濟南,浪潮首度公布一項內部市場計劃“I2I”(IBM to Inspur) ,旨在通過產品、渠道、服務的全方位發力,全面接盤IBM X業務的客戶和BP(business partner)。
“I2I”計劃是浪潮針對IBM市場、IBM營銷體系展開的全面滲透、切入、接管的一項市場推進計劃,涉及通用服務器、主機系統、云計算大數據、高性能計算產品線,涵蓋行業拓展、優渠開發、項目遷移、人員接納等多項細分計劃。I2I計劃具有強烈的進攻性,其實質就是搶奪IBM在中國市場近20%的市場份額。據悉,該計劃在正式披露之前,已經在浪潮內部運行一段時間。
知情人士透露,為應對與美國之間日益升級的間諜沖突,中國政府正在推動國內銀行放棄IBM公司開發的高端服務器,轉用本土品牌。與此同時,經過多年的積累,國內IT企業在與國際廠商的競爭中優勢不斷增強,據IDC數據,2013年第四季度,國產服務器廠商在市場的整體份額已經達到61%,短短3年,份額提升了14%。浪潮選擇巡展的首站對外公布“I2I”計劃,看來背后也是做足了準備。
在當天會議現場,浪潮信息渠道總監,兼云計算大數據產品總經理王峰表示,“浪潮‘I2I’計劃率先從BP吸納開始,此前浪潮制定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渠道政策,包括廣受關注的‘MNC優點計劃’,優點計劃的核心就是承諾‘浪潮的渠道政策永遠高于IBM原有渠道政策 ’,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同時,針對新渠道合作伙伴對浪潮產品及解決方案認知度低的問題,浪潮已經著手在每個省的重點分銷商直接建立解決方案測試中心,目前8個方案測試中心已完成規劃,將在近期建設完成。
王峰透露說,目前BP吸納行動進展十分順利,浪潮已成功引入4家千萬級MNC重點分銷商,并與750家IBM 金牌、銀牌和CFT渠道簽約,其中包括IBM某全國總代。而在人員吸納方面,原IBM中國 STG部門超過80名員工、BPO部門三分之二的員工已進入浪潮。
對于浪潮高調推出的“I2I”計劃,賽迪顧問副總裁、資深分析師孫會峰認為,在斯諾登事件的影響下,國內政策、輿論環境都在向有利于國產廠商的方向上轉變,國產化春天的到來讓國外品牌集體衰退的同時,也讓國產品牌的影響力大幅度提升,這是時代賦予國產品牌大步前進的機遇。同時,從業務角度來看,浪潮是目前唯一與IBM業務重合度最高的國產品牌,其他國產品牌在產品和解決方案能力上或多或少有所缺失,這也是浪潮敢于放言接盤IBM X業務的底氣所在。
實際上,早在今年4月17日的浪潮信息千人合作伙伴大會上,“I2I”計劃就已經初顯端倪。在這次大會上,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恩東高調宣布了“浪潮服務器要做中國服務器市場No.1”的戰略目標。同時表示浪潮的市場推廣投入增長超過300%,還將進一步加大對合作伙伴的培訓力度,計劃在2014為合作伙伴培訓2000名專業銷售,并完成1000名售前工程師的培訓和認證。
而此前,浪潮已在悄無聲息間完成與中軟、東軟、太極三家擁有特一級系統集成資質企業的戰略合作,并與華勝天成、中科軟、南天信息、大唐等全國TOP級的ISV在行業市場展開了深入合作,為直接進入MNC壟斷市場奠定了基礎。
而在產品和技術方面,浪潮在芯片級研發、PB級海量存儲、云計算和大數據前沿領域、IT核心裝備等方面,均已做好產品技術的充分準備工作。兩年前浪潮已經完成32路關鍵主機的自主研發,同時率先推出了國內首款自主研發的浪潮云海OS操作系統、海量存儲系統、Smart Rack高密度機柜集成服務器、Smart Cloud集裝箱數據中心等一系列重裝產品。完善的產品和技術儲備,為其2014年啟動的“K遷”工程,直指“IOH”提供了足夠的技術保障。
除此之外,在構建產業生態體系方面,早在2013年,浪潮牽頭成立了國產主機系統產業聯盟,涵蓋主機、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行業軟件等IT產業鏈各環節,成為縱貫國內IT產業鏈、代表IT產業最權威的組織平臺。目前聯盟成員已經發展到38家,包括中軟、太極、中科軟、銳捷網絡、大唐電信、方正國際等國內骨干IT企業系數在列,全國產IT生態圈初具規模。
浪潮集團副總裁、山東省區總經理王方在巡展首站上表示,在國產化的趨勢下,由浪潮牽頭成立的國產主機系統產業聯盟已經成為中國自主IT產業生態聯盟。這對MNC現有的眾多合作伙伴有強大的吸附力,他們也將從“I2I”計劃中獲益。
從浪潮內部透露的數據看,“I2 I”計劃已經為其提交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第一季度,浪潮服務器出貨量實現翻番,占據中國服務器整體市場的30%,繼續保持了政府市場的優勢,并在最大的互聯網市場,占有率超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