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首屆中國網絡安全提速論壇在中關村軟件園順利召開。本次論壇主題為“如何建立安全人才快速培養機制?”,致力于探討當前網絡安全現狀,分享安全人才培養機制,為中國安全事業的發展揚帆護航。
演講嘉賓與所有論壇參與者合影留念
百度軟件研究院院長鄭全戰、CSDN&《程序員》總編劉江、卡飯技術代表嚴佳、百度資深研發工程師周曉波、IDF威懾防御實驗室聯合創始人萬濤、著名獨立IT評論人洪波、時代周報首席記者李瀛寰及多位網絡安全從業者參加了本次活動,并發表了精彩觀點。
百度軟件研究院院長 鄭全戰
百度軟件研究院院長鄭全戰博士表示,今年是網絡安全元年。隨著密碼泄露事件頻發,網絡安全已觸及生活中的每個人。百度希望通過該活動,與大家探討更好的人才培養機制,進而培養更多優秀的安全人才,讓中國互聯網安全得到更好保證,為中國安全事業做出貢獻。
CSDN&《程序員》雜志總編 劉江
CSDN&《程序員》雜志總編劉江表示近年來重大安全事件頻發,而導致這些安全漏洞的多是一些低級問題。目前我國在互聯網安全上存在較多問題,這主要由兩方面原因造成。一是我國在信息安全人才培養上仍很滯后。相關專業的畢業生缺乏攻防實踐,進入企業后還需很長的培訓過程。二是大多企業對信息安全的重視不夠。
卡飯技術代表 嚴佳
卡飯技術代表嚴佳在主題演講中表示,在安全人才的引入機制上,企業應針對不同閱歷的人才遵循不同的原則。高校畢業生的技術能力及知識點都比較薄弱,所以企業不應對他們提出過高的技術要求,同時要提供多元化的培養及豐富的自學資源。在該類人才的引入上,企業應參照S.L.E.E.P法則,即他們要有分享的能力與心愿;快速掌握復雜知識的能力;良好的英語閱讀與溝通能力;娛樂能力及行動力。
而對于有社會閱歷的人才來說,他們需要好的晉升機制,喜歡邊工作邊學習新的技術,需要更好的團隊協作氛圍及周末和脫產的培訓。對于該類人才,企業應遵循S.T.A.R法則,即他們要有團隊協作能力;輔導其他同事的能力;協助上司及同事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聲譽。
百度資深研發工程師 周曉波
百度資深研發工程師周曉波從百度安全產品角度分享了安全人才需求與培養機制。他表示互聯網時代的安全體系較傳統思路有很大區別,它更強調大量用戶的參與、分享,更重視云能力,更加注重病毒源頭的查殺,最關鍵是加入了運營回路流程。
這一安全體系對應的人才需求是怎樣的呢?首先在構建高性能的云服務時,需要高性能服務開發和運營團隊;而在構建文件鑒定與分析系統時,則需要安全研發與運營團隊及分布式平臺建設與維護團隊;最后是構建樣本庫,此時需要非常強大的樣本收集與分類團隊。具體到更直接的安全人才,在構建網頁鑒定與分類系統時,則需要網頁安全的研發團隊及網頁樣本分析團隊;在樣本運營流程中,則需要樣本分析團隊;將樣本分析結果反饋到安全能力上,則需要數據挖掘團隊與引擎研發團隊。
鑒于以上人才架構,周曉波表示,百度在安全人才培養上采用了平臺加數據的思路。在以海量數據為“營養食品”;以大數據分布式平臺、大規模用戶量為“訓練器材”;參與運營流程為“培訓課程”的培養機制下,百度所培養將是一種互聯網化的泛安全的人才。他們可以在互聯網大背景下,從用戶使用角度來考慮問題,適應互聯網節奏,是優秀的互聯網人才,而非片面的安全人才。
IDF威懾防御實驗室聯合創始人 萬濤
IDF威懾防御實驗室聯合創始人萬濤在主題演講中分享了他對網絡安全的新認識。與傳統狹義認識不同,現在的網絡安全應包含更多維度,應覆蓋有業務思維的基礎安全、有態度的信息安全、有效益的社會安全、藝術和美的傳播安全、無邊界、有權責的數據安全、風險導向的金融安全。新安全觀對新安全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戰,新型安全人才應具有廣闊的視野、平衡觀,具有藝術之美,也需要跨界。
他表示作為安全行業人才,要有一顆黑客的心,自由平等分享和互助的心,輔以新安全人才觀和寬廣的視野,共同打造未來美好的安全生態。
論壇討論環節
在論壇討論環節,大家圍繞安全人才、安全產品、安全問題等話題展來了交流與分享。著名獨立IT評論人洪波表示,在安全人才、安全問題愈發重視的今天,其背后更需要一套安全機制來支撐。比如提供更好的安全公益,提供更好的相關數據,未來不一定每個人都要成為安全專家,但利用現有的工具、數據,他們也可以使自己的網站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