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討論“獨立游戲找眾籌,國內哪個網站更靠譜?”不禁想對當下國內外最適合開發者的眾籌平臺進行一番挖掘與總結。仔細想想,從最初的“非法集資”、躊躇不前到現在的走俏市場與上綱上線,眾籌這樣一個外來客在國內逐漸走出了一條康莊大道。
探尋國內外那些以夢想與公益為名的眾籌網站,匯聚八方網絡用戶,為心懷創意的人提供夢想照進現實的舞臺。本文所要講述的是涉及科技項目眾籌的海外綜合眾籌平臺。
1. Kickstarter
放眼全球,最知名最火爆最龐大的眾籌平臺當屬Kickstarter。Kickstarter是眾籌網站的鼻祖,也是全球科技創業愛好者及創新者的“圣地”。從2009年,Perry Chen、Yancey Strickler和Charles Adler的合作創立,到超過300萬用戶參與了總計4.8億美元的項目眾籌,用戶分布七大洲214個國家,Kickstarter成為了全球最成功的眾籌平臺,也讓以夢想為名創意眾籌逐漸成為一大潮流。
在Kickstarter上,有著設計、娛樂、藝術、游戲、科技、時尚、電影制作等五花八門的創業項目,在移動互聯網領域,諸如應用開發、智能手表、虛擬現實、3D打印、開源硬件等許多類別的產品都在這里成長成名,比如不久之前被Facebook斥資20億美元收購的Oculus,極為酷炫的Pebble智能手表,將拯救地球的開源硬件項目等等。
2. Indiegogo
再來說說美國第二大眾籌平臺Indiegogo。Indiegogo成立于2008年1月,相比Kickstarter對于項目的篩選和嚴苛的服務規則,Indiegogo更為開放,其服務對象非常廣泛,不限定客戶類型,沒有項目限制,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生病醫治需要融資均可,也正因如此,刨除夢想之外,公益精神成為了Indiegogo區別于Kickstarter的一大特色。
對于Indiegogo,不管籌資目標是否完成,項目擁有方都可以將捐資收上來。而Kickstarter只會收取那些到指定日期已經完成目標的捐資。業界對于Kickstarter和Indiegogo的定義非常明確,相對封閉、挑剔和只做精品的Kickstarter堪稱眾籌領域的蘋果,而Indiegogo則是來者不拒的Google Android,誰能走得更遠還是個未知數。
3. RocketHub
RocketHub這家在全球眾籌網站排行榜中位列TOP5的眾籌平臺于2010年1月正式推出,公司位于美國紐約,由唱作人Brian Meece、演員兼制片人Jed Cohen和科技評論人Vladimir Vukicevic共同創立,分別擔任CEO、COO和CTO。2011年1月,語言學家兼創客Alon Hillel-Tuch加入RocketHub創始團隊,擔任CFO。
在RocketHub上,用戶可借助社交媒體通過Direct-to-Fan模式進行項目宣傳和資金募集,如果融資目標在設定期限內沒有達成,用戶仍然可以繼續募集資金。如果達到目標,RocketHub將從中抽成4%,另外再加4%的手續費。反之,除了額定的手續費之外,RocketHub還將抽成8%。而支持者除了投資外還可就項目進行投票,得票最高的項目將獲得由RocketHub提供的商業和營銷援助。
4. Crowdfunder
來自美國洛杉磯的Crowdfunder與上述幾個眾籌平臺不盡相同。作為天使投資股權眾籌平臺的代表,Crowdfunder致力于改寫美國法律,幫助美國初創公司和小型企業通過股權或基于收入的融資方式來募集資金。
Crowdfunder創立于2011年12月,其創始人兼CEO Chance Barnett也是美國JOBS法案的參與者之一。除了幫助企業籌集資金之外,Crowdfunder還會吸引企業家及投資者來為創業公司提供融資教學指導及營銷資源。
5. AngelList
AngelList創立于2010年,其創始人為Babak Nivi和Naval Ravikant。這個被譽為“硅谷黃頁”的眾籌平臺,在投資圈子里頗負盛名,以讓科技領域的投資變得更透明更高效為愿景,為創業公司和投資者提供創投交流社區和融資平臺。
AngelList的資金募集相對而言較為分散,不同的VC通過網站自動匹配項目,每個人付出一點金錢,來共同對公司進行天使輪投資。AngelList極具吸金力的Syndicate服務曾一度引發熱議,而其所推出的Maiden Lane基金則會專門用于資助AngelList上優秀的天使投資人,通過這筆資金,天使投資人可以和其他投資者進行聯合投資。
6. Razoo
于2006年9月在美國華盛頓的501(c)(3)線上眾籌平臺Razoo,以促進社會公益并通過簡單、有趣而又雋永的饋贈與服務激勵他人參與其中為目標。在該平臺之上,用戶可以為任何事物進行捐款、資金募集及建立合作。
Razoo的名稱來自于硬幣的最小數值,和國內的壹基金很是相似,都有涓涓細流匯成大海之意。不過,Razoo所追求的是“Raise Money for Anything”,許多獨立應用開發者都會在這里為應用進行資金籌集,而Razoo也有其官方iPhone應用,用戶可以直接在手機上管理項目,與捐助者互動。
7. CrowdRise
CrowdRise是一家專注于為慈善項目提供眾籌服務的網站,支持線上籌款、眾包和社交網絡活動,通過對交易收取3%至5%的服務費來獲得收入。CrowdRise成立于2010年5月,由著名演員Edward Norton及Robert Wolfe聯合創辦,其創始成員還包括Shauna Robertson和Jeffrey Wolfe。
當下,非營利組織傳統的融資方式存在缺陷,眾籌模式在非營利組織中逐漸獲得普及,但大多數社交工具無法滿足組織需求或帶來“揮發式”體驗。而Norton所主張的則是讓CrowdRise成為所有人的慈善活動平臺,重新定義人們的社會活動生活。CrowdRise的名人效應也顯而易見,Seth Rogen、Jonah Hill、Will Ferrell等多位大腕鼎力支持,利用他們社交平臺的力量為自己所喜愛的慈善團體發起慈善募款活動。
8. Ideame
Ideame是拉丁美洲首屈一指的眾籌平臺,于2011年8月誕生于阿根廷,支持藝術、游戲、音樂、教育、科技、環境、創業等多個類別的眾籌活動,足跡遍布阿根廷、巴西、智利、哥倫比亞、美國等多個國家。其最大亮點就是,它是首家支持比特幣支付的眾籌平臺。
Ideame鼓勵創新,通過眾籌、社交網絡及其他增值服務來幫助創業者進行項目融資。在Ideame上,用戶不僅可以通過信用卡和Paypal的方式來支持自己所看好的項目,還可以用BitPay,用比特幣來支持對應項目。
9. Crowdcube
Crowdcube是世界上首個股權眾籌平臺,以股票為基礎,進行資金籌集。非上市在英國注冊的創業型公司可以通過Crowdcube平臺向大眾尋求資金扶持。投資者除了可以與創業者進行交流并得到投資回報之外,還可成為他們所支持企業的股東。
通過股權眾籌,企業家們能夠繞過天使投資和銀行,直接從普通大眾處獲得資金。2013年2月,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認定Crowdcube合法。Crowdcube以“全或無”模式運行,在眾籌期內,如果達到融資目標,那么發起人將獲得籌款,即為融資成功,而Crowdcube則將收取5%的傭金,反之,未能達到預期目標,則為失敗,之前所籌款項將返還投資者。
10. Plum Alley
最后,再來介紹一個專門針對女性創業者的眾籌平臺――Plum Alley。Plum Alley成立于2012年,以“支持并促使女性創業成為未來潮流”為愿景,其創始人兼CEO Deborah Jackson在慈善籌款方面有著超過20年的經驗。
Plum Alley的眾籌項目極具女性特色,比如家裝、園藝、美容等,當然,也包含創業、科技等類型,許多硬件開發產品及工具也在這里發起眾籌。盡管與上述的綜合眾籌平臺相比,Plum Alley更局限于女性,但卻遠遠超出了創新項目眾籌及世界眾籌平臺的概念,而是致力于推廣女性項目,改善婦女和女童的生活,從而改變世界。
本文為CSDN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market#csdn.net(#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