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軟件開發商/集成商大列兵】系列專訪活動正在進行中,廣邀國內智能交通領域企業展示企業文化、產品風采,分享研發成功經驗,為更多同領域企業啟明導航。
如果您、所在公司正專注于智能交通領域的技術研發,如果您希望報道您的公司或技術負責人,或發表您的獨特觀點與見解,或吐槽行業技術產品現狀與困難,歡迎聯系:陳秋歌(chenqg@csdn.net)、 付江( fujiang6170@gmail .com,微信Jack_JiangNB)。
歡迎智能交通軟件開發商/集成商、企業技術領袖、技術開發者加入“智能交通開發商” QQ群 :334121236,溝通交流。
致力于為浙江、全國公安交通管理行業提供信息化服務、產品和解決方案,杭州誠道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與知名IT廠商的合作,通過對創新技術執著的鉆研,不僅解決了一直以來苦于應對的海量數據所帶來的技術挑戰,還實現了對以往存儲的大量數據的創新型應用,樹立了自己在公安交通管理和智能交通集成平臺和解決方案開發領域的競爭力。
近日,CSDN有幸采訪了杭州誠道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周誠彪,請他分享該公司背后的產品、技術及對安防行業的深入洞察。
CSDN:請首先介紹一下您自己及目前負責的工作。您的從業經歷是怎樣的?
周誠彪:我從事IT行業已很久了,1995年畢業后主要從事金融行業的信息化工作,最近十年一直從事公安交通行業的信息化工作,在誠道及誠道的前身公司主管技術管理工作,主要負責公司的技術方向、ITS產品和方案設計。
我主持過國內最早的跟設備廠商獨立的、大規模聯網聯控的智能交通監控集成平臺研發,目前這種模式已經被行業廣泛接受,為更好地推進智能交通系統專業化分工和建設作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在這個過程中,我和我的團隊認識到,把創新的模式、先進的技術跟行業需求結合起來,能產生很有價值的行業變革。
CSDN:您目前關注的技術方向主要有哪些?
周誠彪:我們的行業應用涉及到海量的結構化、半結構化和非結構信息,我目前主要關注的技術,包括基于Hadoop生態系統的大數據計算技術、視頻智能分析技術和移動互聯網技術,后者關注于如何更好地把我們的行業應用拓展到移動互聯網服務。
CSDN:請簡單介紹一下您所在的公司。貴公司主要專注于哪些領域的技術研發。
周誠彪:杭州誠道科技是一家專注于公安交通管理和智能交通集成平臺和解決方案開發的軟件供應商,創立于2007年,我們的核心團隊之前是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駐浙的技術團隊,過去10年來一直致力于公安交通行業的產品/技術研發和服務。
CSDN:在您看來貴公司的核心技術能力是什么?
周誠彪:我們是一家面向行業的技術公司,關注創新技術,但我們沒有特別追求基礎性技術的突破,更關注把行業的需求、模式的創新和先進技術綜合在一起的集成創新能力,如何以最好的服務和成本提供這種能力的創新是我們關注的焦點。
CSDN:貴公司有哪些產品、項目令您印象深刻,原因是什么?它們解決了哪些問題?
周誠彪:從業務上看,我們提供了完整的道路交通和城市交通ITS平臺,包括全省聯網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智能管控中心平臺、城市交通指揮中心集成平臺,和重點車輛動態監管系統等產品。
在技術上看,我們提供了高性能的智能交通基礎訪問層產品和云端大數據一體機產品。
這些產品不僅幫助我們的客戶能更好地規范智能交通系統的建設標準和端到端的業務處理流程,更好地挖掘智能交通產生的數據和信息;還使得他們能用專業分工的策略,更好地選擇在每個細分市場中的供應商。
CSDN:貴公司是否開始/已經采用一些新技術(如云計算、移動等)?利用這些新技術,貴公司實現了哪些以前較難或無法實現的功能?
周誠彪:到目前為止,我們在后端技術領域主要采用了Hadoop大數據技術用于實時計算和BI分析,前端技術領域主要采用基于Android和iOS的移動互聯網計算。Hadoop技術的引入,幫助我們智能交通平臺的實時處理能力,從10億量級快速提升到幾十億級、上百級的水平,這能帶來多種創新的行業應用場景。
CSDN:您對當前的智能交通領域的安防行業的市場環境如何看?現在這個市場是藍海還是紅海市場? 現在的競爭態勢和格局怎樣?
周誠彪:三月底杭州剛出臺小客車總量調控政策,為此國內已經有六個城市出臺了類似政策,某種意義上這標志著中國正在快速完成汽車時代。相應地,為解決交通問題而生的智能交通技術領域,應該說擁有非常好的市場環境和空間。特別地,在涉及智能交通軟件產業這塊細分市場,無論是目前的收入占比、服務占比,還是客戶認知度的逐年提升,都意味著非常廣闊的的一片藍海。
CSDN:您如何看待我國安防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貴公司的未來規劃是怎樣的?
周誠彪:隨著視頻技術的數字化、高清化和智能化發展,安防和智能交通領域有著越來越多的技術交集,但總體而言,針對純安防行業的前景觀察,我們公司并不擅長。我個人理解是,隨著當前國內政治社會的法治化意識、公平化理念的不斷強化,轉型期內對安防需求有促進作用;而從長期看,隨著法治社會的發展,社會公平和信用的推進,對安防的剛性需求,可能會有天花板。(記者:陳秋歌)
相關閱讀:
CSDN對話智能交通業內專家 智能交通軟件開發商/集成商大列兵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