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每年新增的氣象數據達到PB量級(1PB=1024TB,1TB=1024GB),較上世紀90年代增長了數千倍,并仍在快速增長中。存儲和處理這些數據,需要海量的計算資源。阿里云每天可支持上百PB的數據處理,是中國每天新增氣象數據量的數萬倍。采用云計算服務,中國氣象局可以避免資金巨大、周期漫長的IT系統投入。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計劃深度挖掘利用的數據包括:60多年來的歷史氣象數據;全國2萬多個觀測站、衛星、雷達監測的氣象觀測數據,包括降水、溫度、風力風向、地面結冰、太陽輻射、酸雨、空氣能見度等30余種要素;短期、中期、長期的精細化氣象預報數據品;通過國際交換獲取的全球氣象觀測、預報數據。
與高德地圖的合作打造基于位置的天氣預警服務
雙方將促進氣象數據與高德地圖的合作,結合地圖數據提供更加精準的區域天氣預報,以及制定線路的天氣實況以及氣象回顧服務,對可能影響物流運輸的天氣給予預警等。換句話說,高德地圖將發揮自身地圖定位等優勢,結合氣象大數據,讓天氣預報變得更加精準和人性化。
未來,高德地圖將告訴你15分鐘后1公里內的天氣狀況,以及某條街道24小時前刮過很大的西北風,前方500米的立交橋下有3米深的積水,某條路因為暴雨可能爆發泥石流等等。據介紹,基于構建在阿里云上的高德LBS服務,高德地圖將可以實現基于位置的天氣預警服務,主要應用在包括旅行、交通、自然災害、城市突發天氣的預警等方面。同時,有別于以往簡單的路況播報和最短路線查找的單線條導航,高德地圖利用云計算和大數據,將實現多維度的立體GPS導航功能,打造“實時交通+實時天氣”的服務模式,實現精準到每平方公里的天氣預報。
氣象信息的應用在社會物流的環節中正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調研數據顯示,國外知名物流公司DHL每天利用氣象數據為其3000多個航班、上萬輛運輸車輛的運行進行保駕護航,DHL美國地區的副總裁曾說過“天氣是一個價值連城的問題。”
雙方將完善物流數據平臺――物流預警雷達
根據合作內容,雙方將在多個層面深度合作,為快遞人員提供多樣化的氣象服務,以及貼心的人文關懷,做到及時預警提醒,保障快遞人員的人身安全。另外,依托實況監測及預報等精細化道路交通氣象服務,提示物流車輛的駕駛人員所在區域及目的地方向,將要發生或者已經發生的高危險性天氣狀況,并提示及時采取降速或停車躲避等方法,降低運輸車輛發生車禍的幾率,減少損失。
同時,綜合氣象歷史分析資料,為菜鳥網絡的物流倉儲園區提供全面的氣象環境評估方案,避免物流園區選址在暴雨多發、易積水、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地區,影響物流園區長期運行效益;另外,還能評估不同轉運點、倉儲點的貨物到達時效,幫助選擇各貨物集散點間的最優路線。
阿里巴巴推動氣象大數據在中國的應用
阿里云計算總裁王文彬表示:
氣象是飄在天空中的‘云’,阿里云是提供海量計算能力的‘云’。這兩朵云結合將推動氣象大數據在中國的應用。
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已步入數據化運營時代,云計算將成為像新時代的基礎設施,為各行各業提供公共服務。
未來商家將銷售數據和對應時期的天氣現象進行對比分析,即可開發出針對不同產品的銷量指數,比如羽絨服指數、針織衫指數、口罩指數等。這樣一來,商家可以通過天氣預報,預測某些區域未來半年的熱銷品,有針對性地進行生產備貨和宣傳推廣。由此,“看天吃飯”變成更有效率的“看數據吃飯”。這些指數化的氣象數據,甚至能對判斷宏觀經濟走向提供參考。
免費訂閱“CSDN云計算”微信公眾號,實時掌握第一手云中消息!
CSDN作為國內最專業的云計算服務平臺,提供云計算、大數據、虛擬化、數據中心、OpenStack、CloudStack、Hadoop、Spark、機器學習、智能算法等相關云計算觀點,云計算技術,云計算平臺,云計算實踐,云計算產業資訊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