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今年的WWDC,Apple主攻的是軟件方面。不過,從其中介紹的智能家居控制平臺HomeKit和健康管理平臺HealthKit,再聯(lián)合幾個月前的CarPlay,以及一直傳得沸沸揚揚的可穿戴設備iWatch可以看出,Apple不再僅滿足于對iPhone、iPad和Mac的制造,而是想要逐步涉及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意欲打造真正意義上的iLifestyle。
WWDC 2014的線索
如今,有些人的生活已經深陷Apple生態(tài)系統(tǒng),但這些iPhone、iPad和Mac卻只是Apple的第一步而已。現(xiàn)在看來,它正在為以后打造更大更普遍的平臺奠定基礎,為iOS和Mac OS X架起橋梁,并慢慢的向外擴展,直至涉及到用戶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一切將從開發(fā)人員開始。經過多年的限制,Apple終于做出了大量的軟件變革,這將開始以有限卻高效的方法來開放其嚴格控制的操作軟件。它向iOS開發(fā)者提供了4000個新的API(API定義),以及大家渴望已久的功能。
這些變化,將使應用程序變得更加有意義,為新的基于應用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更多可能性。而且這一進程,也將因為簡化開發(fā)的新編程語言Swift的出現(xiàn),得到很大的推動。
這個過程可以從Apple專為簡化構建iOS應用而設計的新編程語言Swift得到很大的推動。
與此同時,Apple對一些全新的領域也采取了初步措施。在展示中,Apple粗略的介紹了智能家居控制平臺HomeKit,這就預示了iPhone著手進軍智能家居的計劃。對此,Apple沒有提供更多的細節(jié),且HomeKit開發(fā)文檔也是很粗略。不過可以設想一下,就是通過一個協(xié)議,將照明、溫控以及安全系統(tǒng)這些沒啥聯(lián)系的,能夠通過iPhone上的第三方軟件來直接進行操控。
而其中提到的健康管理平臺HealthKit旨在構建一個中央存儲庫,用來儲存那些由健康跟蹤器及健身應用所收集的數據,而這些數據將能夠被你或你的醫(yī)生使用。
Apple的目的
智能家居看似是一個巨大的機會,但是若想真正實現(xiàn)卻不是容易的事。當你決定步入這行時,必須選好標準(是Zigbee、Z-wave還是Insteon?)。還要權衡其他選項(集線器或非集線器?WiFi或以太網?是使用同一制造商的產品還是混合使用?)。更復雜的事情是,其中的東西還會出現(xiàn)不相容的情況,所以走這條路就意味著必須從頭開始。
而Apple擁有走進新生事物的能力,以醫(yī)療為例,iPhone可以將各類指標匹配起來。將那些通過健康及健身應用,如計步器、心率檢測儀以及智能T恤等收集的數據匯集起來,為醫(yī)療服務提供者提供相關信息。且Apple公司與Mayo Clinic和其他醫(yī)療中心專業(yè)知識進行了合作,以獲得最大的成效。
來個并不夸張的設想,HealthKit可以從在家里周圍的健康小工具上收集數據,并及時反饋相關信息。更進一步則是,Apple系統(tǒng)可以學習我們的行為,并預估我們的需求。當系統(tǒng)知道你有些焦慮時,會將燈光轉換為令人舒緩的顏色。在臨睡之前,你的設備可以自動關機。而在兩餐之間,當打開冰箱時,相關的飲食提示會顯示在智能手表上。
幾個月前,CarPlay是iOS在汽車顯示屏上的第一次嘗試;而從現(xiàn)在開始的幾個月,CEO Tim Cook將介紹一個新的可穿戴設備。所以,未來,Apple的產品可能會橫掃我們的生活,打造他們一直想要的iLifestyle。
Apple的未來:新iLifestyle
如果Apple占領了汽車、智能手表等一系列生活用品,讓你通過桌面就可以管理自己的家和健康,的確是件酷炫的事。不過,在把一切都鏈接起來時,最大的問題就是自己的隱私。
之前提到的指紋掃描TouchID,多少可以減少你對隱私問題的擔心。到現(xiàn)在為止,關于這種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討論,大都集中在移動安全和支付上。(據報道,PayPal正在探索這個概念)。所以,TouchID很有可能會成為守護你數字生活的衛(wèi)士,通過生物特征識別技術解鎖你的健康數據或是在家就可操控自己的車,亦或是對家中其他數字物品的控制,簡直不能更贊。
當然,這一切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就發(fā)生。但是,Apple正在為這樣的iLifestyle奠定基礎,如今它最應該做的就是,讓人們相信Apple品牌的生活方式就是他們想要的。不過,最后想說一句,iLifestyle來臨之時,還望Apple系列產品的價格不會太坑爹,要不然最后又成了土豪的專有生活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