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移動互聯網的大潮方興未艾,隨著智能終端的普及,以及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未來20年各行各業如制造、醫療、農業、交通、運輸、教育都將被徹底互聯網化,產業互聯網對于中國的未來意義重大。那么,產業互聯網的王者會是誰?誰控制了入口,誰就會獲得市場,誰就能獲得最后的勝利。企業搜索、IT運維、企業社交、企業安全是產業互聯網值得思考的四個入口,云計算+大數據是支撐這些業務的技術手段。下面請看彎曲評論的陳懷臨給我們帶來的精彩分析。
以下為原文:
最近反復閱讀了寬帶資本董事長、 亞信董事長田溯寧博士提出的產業互聯網的戰略。深感對中國信息產業化未來5到10年,是一個重要的方向,意義重大。
什么是產業互聯網? 田溯寧博士對產業互聯網的詮釋是這樣的:
隨著移動終端的多樣化,智能終端的普及以及擁有了后臺云計算及大數據的能力,互聯網還將創造從改變消費者個體的行為到改變各個行業、政府乃至社會的新時代,我們稱之為“產業互聯網時代”,用互聯網名詞來說即“從小C時代到大B時代”。
產業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意味著各行業如制造、醫療、農業、交通、運輸、教育都將在未來20年被互聯網化。產業互聯網化體現為互聯網的技術、商業模式、組織方法將成為各個行業的標準配置。三項關鍵技術與應用為產業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創造了變革的基礎。一是無所不在的終端,包括手機及其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如智能眼鏡、腕表等)的普及;二是空前強大的后臺云計算能力,包括計算與存儲能力,從G到P及至E級的跨越;三是不斷升級的寬帶網絡。
如果試圖用一句話來表達產業互聯網的內涵,筆者認為就是:產業互聯網就是企業徹底互聯網化,并且通過互聯網作為企業運營的主要手段。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田博士和其創辦的亞信是把互聯網帶進了中國;但過去20年,是屬于消費互聯網的年代, 娛樂互聯網的年代,是屬于BAT的年代。
下一個20年呢?是屬于產業互聯網的年代,這個判斷來自一個逐漸成為事實的觀察:傳統的企業IT正在從后勤支撐部門轉變成為企業產生生產力和對外經濟貿易的最重要的職能部門。 企業的邊界已經變得互聯網化、模糊化。IT部門在企業中扮演的角色轉變來自兩個戰術手段支撐層面,云計算服務的不斷成熟和商用化,大數據業務的不斷成熟和商用化。
田博士也是把云計算和大數據帶進中國的主要人物,就像他20年前把互聯網帶進了中國。那時, 馬化騰, 馬云,李彥宏,周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