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束了CSDN的采訪之后,Zach和Danny回到酒店小做休整,接著準備Ruby大會之前的最后一站――GitHub在車庫咖啡的小型見面會。為了避開晚高峰,我建議他們早些出發。
經過了一整天的奔波,在車里,Zach看起來確實有些疲憊,比較沉默。伴隨著北京的夜景,他說雖然沒什么時間在內城走一走,有了晚高峰,就可以在堵車的時候欣賞一下周圍的景色了。Zach東看看,西看看,突然冒出來一句:“這是昨天咱們路過的那個賣臭豆腐的地方!!鼓樓在右邊!”他的記憶力和感知能力真的太好了。天已經黑了,他仍然可以感覺到周圍的標志物。夜色中,Zach似乎在奔波疲憊之余十分享受中國這個國家帶給他的一切。
CSDN:說說你的程序員生涯吧,從哪里開始的?
Zach:我人生中第一次接觸編程是我父親的一本HTML新手教學的書籍。在我10歲的時候,一天晚上,我在父親的桌子上看到了這本書。我當時能明白這本書是用來編電腦程序的,于是我就拿起來開始讀了。這應該就是我編程的起點吧。
CSDN:你父親是程序員么?
Zach:不是,他是一個牙醫。他總是喜歡買一些奇奇怪怪的書去看一看,或許這就是他想讓我成為程序員的方式吧,哈哈。
CSDN:你接觸的第一門語言是什么?
Zach:PHP。對我來說,PHP就是打開我的編程世界大門的鑰匙。在當時,學習好PHP,并了解到PHP和MySQL如何交織在一起的感覺簡直太棒了。學校開了計算機課程以后,我開始學習Java。在七年前,我開始正式接觸并學習Ruby。
CSDN:為什么要在全世界做演講?
Zach:我太喜歡和開發者交流了,還有就是我真的很享受做演講的感覺,或許比較喜歡自己的聲音吧,哈哈,開玩笑的。和開發者見面,我或許比他們還要興奮。由于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我無法理解他們的語言。但有趣的是,大家討論的都是一樣的話題。我們用另一種方式進行交流,這種感覺真的很棒。還有一點,每一個國家的開發者關注的焦點、表達的想法都是完全不同的。舉例來說,一年多前,我去南非做演講。當我和那里的開發者交流的時候,一開始我感覺大家的觀點都差不多,但是遇到的問題確實完全不一樣的:同樣是移動行業,大部分國家的開發者都在討論關于App的問題,然而南非的開發者關注的是更基礎的電話通訊問題。可以了解全世界的開發者遇到的不同挑戰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我喜歡這么做。
CSDN:奔波于全世界進行演講會不會耽誤你的編程的時間?
Zach: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做演講和編程都是我必須要做的工作。演講的空隙時間,我也會編程。
到達車庫咖啡已經將近7點了,當我和Zach走進去的時候,小小的咖啡廳容納著將近上百人,有的在編程,有的在聊天,而剩下的人是這里的常駐人群。
Zach:我請你喝一杯咖啡吧?
CSDN:啊?這是GitHub的Drinkup,酒水應該是免費的吧?要不我幫你問問吧!
Zach接下來沉默了一下,我就主動走到陌生人中,詢問他們是不是參加活動的。當得知自己的“偶像”就在眼前時,椅子在地面上的摩擦聲此起彼伏,陌生的人們突然露出了笑容,把Zach圍了里三層外三層。過了將近4個小時,我才意識到如果和Zach默默地休息一會兒是多么愜意。
圖:編程大牛Obie Fernandez
Ruby大會的演講嘉賓陸陸續續地來到了車庫咖啡,其中最顯眼的莫過于Rails圣經的書籍《The Rails Way》作者Obie Fernandez。在這個見面會過程中,Obie的手中一直會有一杯洋酒。他現在的身份除了程序員、DJ之外,還是一家投資公司的CTO。
CSDN:Zach已經忙了一天了,剛來到這里就被“推”向人海了。
Obie:噢,沒關系。你可不知道,He's loving it!
就像Zach自己說的,他喜歡和世界各地的程序員交流。大家盡管在語言和文化上無法完全理解,但是通過編程語言,大家走到了一起。
寫在最后
GitHub的中國行到這里暫且告一段落了。在這不到兩天的時間里,我們看到了程序員的質樸、崇尚自由的精神和鍥而不舍的執著。當看到一些程序員目不轉睛地聽著自己根本不懂的英文,還如此享受的時候。編程的學習是沒有國界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會更加緊密。章魚貓們,再見了。
回顧:GitHub中國游記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