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會上,英特爾基于WebRTC的協同通訊方案和英特爾?智能測試系統分別獲得“最具競爭力產品獎”和“最佳解決方案獎”。據了解,這兩大獲獎產品均由來自上海紫竹開發區的英特爾亞太研發有限公司本地團隊開發完成。
近日,圍繞上海的研發團隊及這兩大產品,英特爾亞太研發有限公司資深首席工程師黃波和英特爾亞太研發有限公司平臺軟件架構部總監盧炬接受了媒體的采訪。
基于創新機制下的小型“英特爾”
據黃波介紹,英特爾在上海建立研發團隊,始于1994年,2005正式成立英特爾亞太研發有限公司,目前已有近2000多名員。該公司包含軟件和服務、個人計算機客戶平臺、全球教育行業合作、數據中心、視覺圖形計算機、移動互聯平臺、物聯網等研發部門,幾乎涵蓋了英特爾大多數的研發機構, 堪稱小型“英特爾”。該公司致力于研發適合中國市場的產品,并將它們推向全球。
在團隊文化上,該公司鼓勵創新,并有一套完善、自由、開放的創新機制。每個員工都可以提交自己的創新點子,評估通過后,員工將獲得相應的人力、資金及時間,去將創新點子付諸于實踐。同時公司還有專門的技術領導委員會,管理創新項目。在鼓勵創新的機制下,已孵化出眾多產品,英特爾基于WebRTC的協同通訊方案就是其中重要的創新產品之一。
基于WebRTC,英特爾協同通訊方案提供Web無縫通訊體驗
英特爾的協同通訊方案是基于WebRTC的即時通訊解決方案,旨在滿足Web應用對實時通信的迫切需求,可為服務提供商和終端用戶提供跨平臺、跨設備的多媒體體驗。包含完整的多媒體通訊服務、管理套件,以及相應的集成開發包,并具有與業務系統深度集成的能力,提供廣泛的移動設備支持,能夠實現靈活的部署與訪問方式。
黃波表示,統一通訊是業界談論比較多的話題,將各種通信技術進行融合的技術將對基于計算機的通訊技術產生較大的影響,而WebRTC就是這樣的技術。WebRTC,基于W3C的開放標準,是支持網頁瀏覽器進行實時語音對話或視頻對話的技術,可以讓瀏覽器不需要插件就可以進行視頻溝通、語音通訊,以及數據的分享。英特爾的協同通訊方案基于WebRTC,正是因為此。
另外,基于WebRTC的另一大優勢,即該解決方案不依賴于任何第三方。開放、免費的通訊方案可以讓服務提供商把通訊和原有的業務邏輯完整融合在一起,最后通訊的數據無需經過第三方,可直接作為自己的數據源,為業務提供智能指導。很多客戶選用該解決方案,正是看中了這一點。
談到應用領域,黃波認為,只要某個軟件或應用軟件提供商的解決方案需要實時通訊功能,他們就可以集成該套解決方案。由于它提供了二次開發接口,在電子商務、視頻會議、安防、在線教育、遠程醫療、智能家居等領域均擁有廣泛的應用空間。此外,基于英特爾平臺強大的流媒體處理能力,該方案可大大降低音視頻播放的功耗,有效降低了對數據中心的硬件投資。
結語
WebRTC作為一項重要技術,除了在PC端得到很好支持外,各種移動設備端對它的支持也在迅猛增加。據黃波介紹,根據某調研報告顯示,預計2016年將有46億臺設備支持WebRTC,活躍用戶也將超過18億。而基于WebRTC的英特爾協同通訊方案,也不會僅僅局限于英特爾設備。無論手機、平板還是PC,無論設備上裝的什么系統,只要它支持WebRTC,就可以使用該通訊方案。且該方案完全免費,用戶可自行下載,并基于此進行相應的應用開發與部署。
盧炬強調,英特爾的很多技術雖最開始針對英特爾的架構,但最終同樣可被其他架構所采用。具體來說UEFI就是很好的例子,UEFI最早雖為安騰開發,但后來很快應用到X86及ARM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