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的概念在國內經過多年的造勢與推廣已經逐漸的落地,但是目前基本上都是做IaaS和SaaS層的服務,基于PaaS層的服務很少,更不用說做PaaS層的通訊服務。但是在容聯云通訊這個國內第一個踏足互聯網通訊的企業成功之后(更多技術支持和活動信息請點擊容聯云通訊開發者專區),眾多提供通訊能力的PaaS平臺紛紛崛起,似乎暗示著互聯網通迅全盛時代的到來。對于互聯網通訊這個新興行業的發展,記者拜訪了容聯云通訊的總經理孫昌勛――這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容聯云通訊的總經理孫昌勛
CSDN:從您的個人背景看,原來是電信行業的技術高管,而且是副總裁級別了,可謂前途無量,為什么會想到自己出來創業?
孫昌勛:這個首先要從我的出身來說,我是搞技術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就是CTI,然后加入高陽開始做呼叫中心的業務,可以說骨子里有很純正的通訊氣息。以前做通訊都是圍繞運營商來做。為什么圍繞運營商做?因為前些年項目大,利潤率也高,所以有一大批的公司圍繞運營商,給運營商提供技術解決方案?;ヂ摼W的發展對運營商沖擊很大。同時給運營商提供技術服務的這些公司,利潤也是急劇的下滑,這是必然的。所以在企業方面可以說是遇到發展的瓶頸了。
同時從我個人來說,這么多年給運營商做這種技術服務,也是遇到了個人的一個天花板,遇到一個發展的瓶頸。最后我以前的公司也允許內部創業,它支持大家去創業,去做新的東西。而且在互聯網時代中有句話說,要么你拒絕互聯網死掉,要么你要擁抱互聯網。所以我們做通訊也要擁抱互聯網。擁抱互聯網,那OK,我們在通訊領域的有核心技術與核心資源積累,擁抱互聯網,建一個通訊能力平臺,包裝成API,開放出去,降低開發者的門檻,為所有行業的互聯網產品及移動互聯網應用提供通訊接口。
CSDN:能否談談容聯云通訊目前的客戶規模?能否舉幾個現實的案例,說說用戶使用容聯云通訊的過程?
孫昌勛:2013年05月07日,云通訊平臺正式發布上線,可以提供SDK接口以及IVR能力池;6月,第一筆收入進帳。12月底,云通訊平臺客戶超過400個,匯集9000開發者,現在容聯云通訊是采用了互聯網直銷的模式,目前積累了20000多名開發者,1300多家的企業合作伙伴,同時這個數字每天都在迅速增長。
因為通訊還是蠻基礎的服務,應用很廣泛,各行各業、互聯網的應用,包括一些傳統的系統集成商都會用的到。用戶首先登陸我們的網站,開發者就可以進行注冊,也可以體驗Demo,也可以下載開發文檔,也可以下載SDK包。我們網站同時會有技術服務的論壇,有在線的技術支持,有400的客服電話,通過各種途徑可以找到我們的技術服務,或者商務合作的部門。同時,他自己注冊完了之后,他可以在線申請一個沙盒環境,比如說他需要OTT的功能,需要呼叫中心的功能,需要會議的功能,都可以在沙盒環境里面,通過不同的開發包集成到他的應用里面去進行調試。測試沒有問題了,應用就可以上線。用戶可以根據應用使用量進行付費。
CSDN:在您看來容聯云通訊能夠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什么?
孫昌勛:首先我們還遠談不上成功,我們應該還算初創企業。因為我們只有不到100人,也只做了兩年。我們的模式是TO B,在這個商業模式下做兩年,可以說還處于初創階段。我覺得,我們一路走來,我沒有犯大的錯,每個節奏把握的很好,而且我們充分利用的互聯網。
大家都在談互聯網思維,每個企業對互聯網思維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容聯云通訊對互聯網思維的理解可以總結為三點。
第一點,我們面向開發者,我們是依托互聯網提供自助式的服務。自助模式和傳統的集成模式就不一樣,集成模式舉個例子來說,一個項目要十個人,十個項目要一百個人。像我現在服務1000多家企業,那估計得招一萬多人,但是我們用自助化的服務,只需要70人的團隊就可以給開發者提供服務。目前我們有上千家的企業,將來有上萬家、幾十萬的企業去享受這個服務。同時我們服務的壓力沒那么大,團隊的壓力沒那么大,這個就是我們充分利用了互聯網這塊;
第二點,成本低。我們在獲取客戶的方式上面,我們是以互聯網模式去直銷,我們獲取一個客戶的成本相較于傳統通過銷售去找項目的方式要高效,同時成本要低很多。這是第二個關鍵因素;
第三個我們跟客戶的溝通效率高。因為我們做服務,做服務必然會有溝通。溝通原來是說,比如我們在廣東做一個項目,動不動團隊要飛過去,開個交流會,交流完了你再回。實際上現在沒有必要,互聯網是開放的、平等的,我們依靠互聯網去溝通,提高溝通效率,這個也蠻關鍵的。我覺得這三點構成了我們目前可以快速發展的一個基礎。
CSDN:你們目前面臨的主要困難是什么?
孫昌勛:成也互聯網,敗也互聯網。實際上面臨的困難也是關于互聯網。因為我們面臨著跨界,因為我個人是技術人員,做通訊的。前些年還一直在編碼,在這個行業已經過來將近十年,再回過頭來要去跟互聯網結合,對我最大的挑戰是說,要怎么樣利用互聯網。說白了,最初從缺少互聯網基因,慢慢的到現在充分利用互聯網、擁抱互聯網,包括通過互聯網去傳播,通過互聯網去找客戶,這個對我們來講是蠻大的困難。當然我們現在是邁過了這道坎,我覺得到目前為止,這個轉型還不錯,這個效果還可以。
CSDN:目前國內外云通訊這個行業發展的很快,UCPaaS 云之訊、Moxtra、Twilio、Plivo等產品也是都獲得了融資,您覺得相較同類產品,咱們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哪里?針對國內出現的這些云通訊廠商,咱們將如何應對?將如何保障自己獨特的優勢?
孫昌勛:要說優勢,感覺還是得先細分市場,明確每個市場中的主要競爭對手,根據不同的競爭對手制定不同的市場策略。
首先說海外的,海外有兩家比較典型的,我知道是將近有七八家,他們大多是是09年開始做,現在有20多萬家企業的合作伙伴,發展的很快?,F在的估指也很高,海外做的很成功。我們針對與這類海外公司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資源上的本土化優勢。要做云通訊,就必須將互聯網跟傳統電話網絡的融合,要和中國的電信運營商進行合作,這個海外公司會有很多的限制,而我們的本土化優勢就體現出來了。然后就是市場把握的優勢。我們處于中國移動互聯網高速的發展環境中,對于市場的理解和把握要比海外企業準一些。而且國內的電信市場和國外還是有一些區別的,比如說國外做短信可以做的很好,國內由于垃圾短信的充斥,短信業務受到很大的影響,這些都是海外和我們的區別。
然后再說國內的企業,我們的優勢也是有幾塊,第一,我們有一個先發優勢。因為我們是國內第一家做云通訊的企業,目前已經積累了一千多家企業的合作伙伴,兩萬多名的開發者,我們最基礎的API功能已經是做全了。而別的企業要把自己的API、企業、開發者完善起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第二,不斷創新,保持領先地位。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這個可以說是我們在云通訊行業的現狀,我們在領先對手的前提下,不斷的優化自己的API,不斷的去細化市場,不斷的去降低開發者門檻,讓我們的產品用起來更加方便、快速。第三,優秀的團隊是前行的基石。我們有一個非常優秀的團隊,我們的創新能力和執行能力都非常棒,可以確保我們在這個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當然我們未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CSDN:目前有沒有一個統一的云通訊行業標準,比如說從安全、穩定等方面去判斷的依據。如果沒有,您覺得有沒有必要有這樣一個標準呢?
孫昌勛:其實說到標準,首先目前這個市場還沒有一個標準,將來是否會有還不好說。不過我認為將來這個市場真的做大了,比如說歸到虛擬運營商的范疇,那么我們就應該按照虛擬運營商的相關服務標準。不過目前我覺得還早,應該還是有一個漫長的路要去走。
CSDN:接下來我有兩個關于發展的問題,一個是我們定位于PaaS平臺這個形式,我們下一步如何繼續發展?還有一個就是目前我們的產品以及服務已經很完善了,接下來應該如何去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呢?
孫昌勛:首先我們是定位于PaaS的。因為我們是通訊技術基因比較強的團隊,我們更適合做技術服務提供;其次從市場角度來說,在通訊的云計算服務中,PaaS是一個差異化的市場,市場上做SaaS的企業不少,做PaaS的卻還沒有,但市場其實是對PaaS有需求的;再次,我們退一步,提供基礎技術服務,幫助合作方做應用,應用場景更多了,市場也就更大了。因此我們會在PaaS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我們作PaaS服務的是誰?服務的是開發者,開發者滿意了,我們才算成功了。我們現在的產品和服務,我個人覺得還遠遠不夠說讓開發者滿意,這個是我們對自己的評價,只是我們把他吸引過來,真正讓他滿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開發者要求是很多的,我們必須提供可靠的、好的通話質量、接口要簡單、文檔要全、服務響應要及時,在我們人員定額的情況下,就需要我們有一個好的流程管理。同時,我們要做的基礎工作也有很多,舉個例子,通話質量這個最基礎的東西,我們要建設很多的分節點,要根據中國的互連網絡的互聯互通的狀況,我們要組自己的網,然后網之間要做相關的路由,通過我們的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將北京和杭州的通話延遲從200毫秒降低到20--30毫秒,將近十倍的差別。所以我們未來的投入也是蠻大的,這同時也是我們的一個競爭優勢。未來我們的目標將會是讓開發者在我們的平臺上進行自主的交流,讓他們相互交流,相互合作,這個對整個行業是個促進,這才真正能說是把這個生態圈建立起來。
CSDN:您也是技術出身,您覺得研發過程中哪一環最難最重要呢?在研發過程中是怎樣克服的?以及在面對國內這種網絡環境很差的條件,我們有哪些解決方案么?
孫昌勛:研發過程中最難的其實還是網絡的要求。因為所謂通訊是實時通訊,實時要求高。不能有延時、有卡頓,不能斷線,這塊最關鍵的因素就是通話的質量和可靠性。這個可靠性我們算業界領先的,當然是在現有的網絡環境下的業界領先。因為我們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面,采用了最好、最先進的編解碼算法。這個編解碼算法效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個算法可以自適應根據網絡的環境的情況,它的采樣率可以自適應的調整。語音這塊,比如說網絡非常好,它可能采樣率超過64K,超過我們傳統打電話的采樣率。你聽到的音質會比打電話的音質還要好;第二個我們要建一個大網,就近接入,去做路由,做備份。我們現在武漢、遼寧、北京、杭州等等城市有節點,今后我們會更加完善。
CSDN:容聯云通訊的服務模式是開發者和企業通過在Web、桌面和App上嵌入云通訊開放平臺的API,從而實現一些通訊功能,這個過程中對于通訊內容的安全性上,容聯云通訊是怎么做的?
孫昌勛:首先我們的云通訊平臺,只有通訊的記錄,沒有用戶資料,用戶資料是在他自己的服務器里面,是分開的。實際上我為他每一個用戶申請一個通訊ID號,他只要告訴我這個通訊ID號要干嗎,打哪個電話,加入會議等等。所以我們是最大限度的去保護我們合作方的隱私;第二,數據的加密,我們會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進行數據的加密,基于IP通訊,端到端的加密,密鑰隨時生成,密鑰保存在客戶那,這個絕對安全。
CSDN:可否介紹一下目前容聯云通訊的技術團隊規模和結構是怎樣的?
孫昌勛:目前我們的技術團隊有3大塊構成:第一個是基礎平臺的研發,軟交換的平臺,包括跟電信網絡的打通、網關開發、應用接口層的開發;然后就是應用接口,對APP的、SDK包裝、SABI的包裝,包括跟企業客戶應用服務器的對接,這塊應用接口層的開發;再一個就是技術服務團隊,比如客戶有一些問題,需要我們這邊做支持的。目前是有這三塊組成。
CSDN:我知道容聯云通訊對于開發者有一套激勵措施,能簡單講講這是什么樣的一個政策嗎?為什么要進行這樣的一個獎勵政策呢?
孫昌勛:我們剛才說我們有兩萬多名開發者,他們基于云平臺做開發,他們對我們這個云通訊的情況比較了解,他們分布在全國各地,各行各業,他們應該是我們最好的傳播者。他們被稱為碼農,但是他們了解云通訊,而且也知道云通訊能應用到那些領域,所以我們希望他們能夠幫我們去推薦、去傳播,同時也希望他們在傳播的過程中有所收獲,這個就是我們提出的“碼商聯盟”。首先,注冊成為容聯?云通訊的會員,加入碼商聯盟;然后,將參與活動后獲取到的推廣鏈接發送給你要推薦的企業或者個人;最后,當你推薦的企業或者個人成功驗證身份,開始使用容聯?云通訊的功能接口并產生盈利后,你就可以坐收碼商聯盟專享獎金了!而且這個20%的返利可以說是力度很大。
CSDN:容聯云通訊吸引人才的因素以及選擇人才的標準?
孫昌勛:首先我們目前也在招人,我們雖然是初創公司,但是發展很快。我們應該是國內互聯網提供這種通訊能力的第一品牌,這個是算我們的優勢,而且去年獲得紅彬資本的A輪的融資,我們最近正再做B輪。同時我們的團隊也是一直執行力很強的隊伍,這些都是我們吸引人才的一些有利因素。
我們對于人才的標準是這樣的。首先是要有專業的技術能力;然后是學習思考的能力,因為云通訊是一個新生的事物,很多東西都需要自己去研究、需找一些方法,所以必須要有這種學習、探索的能力;其次是嚴謹,做通訊必須嚴謹,因為一個很小的失誤都會導致整個系統的崩潰;最后是能夠適應我們的企業文化,進入我們公司必須選擇一項體育運動,我們希望員工可以在擁有一個強健體魄后再幫助公司進步,我們希望公司內部可以擁有更多的正能量。
更多技術支持和活動信息請點擊容聯云通訊開發者專區。